豫都网 > 河南新闻 > 开封新闻 > 民生在线 >

身边好人:爱写打油诗的陈国稳

[摘要]他是一名下岗职工,靠做小生意维持生计;他有一颗赤诚的心,坚持义务献血17年;他喜欢创作打油诗赞美生活、抒发真情。他就是爱写打油诗的陈国稳 2月18日晚,大年除夕,家住宋城路社区的陈国稳和妻子散步至包公湖畔。此时,古城开封沉浸在鞭炮和烟花的喜庆氛...

他是一名下岗职工,靠做小生意维持生计;他有一颗赤诚的心,坚持义务献血17年;他喜欢创作打油诗赞美生活、抒发真情。他就是——爱写打油诗的陈国稳

2月18日晚,大年除夕,家住宋城路社区的陈国稳和妻子散步至包公湖畔。此时,古城开封沉浸在鞭炮和烟花的喜庆氛围中。波光粼粼的包公湖倒映着空中灿烂的烟花,陈国稳仿佛回到了2014年元宵节时在清明上河园观赏烟火晚会的时光。陈国稳便即兴创作了打油诗《忆清园烟火晚会》:水映烟火放光彩,金花银树天上来。龙宫自有仙家住,时隐时现难忘怀。从第一次写诗到现在,陈国稳留有记录的诗作有50多首,所作诗中表现出的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影响着周围的人,也诠释着一名普通百姓心中的中国梦。

现年54岁的陈国稳是原缝纫机厂的普通工人。1998年下岗后,他靠做小生意维持生计。1976年,时年16岁的陈国稳将自己创作的第一首诗拿给语文老师看。“那是一首悼念毛主席的诗,老师的评价很高,让我受到了很大鼓舞,也就是从那时我开始了诗词创作。”陈国稳说。此后,热衷旅游的陈国稳走到哪儿写到哪儿,《游铁塔》、《观黄河壶口瀑布》、《游汴京》、《登泰山》、《庐山》、《游黄山》、《游日照观大海》、《游云台山》、《州桥明月》、《忆包公》、《游洛阳》、《游岳飞庙》、《观青岛》等诗作无不展现着陈国稳对生活的热爱和赞美。陈国稳告诉记者,除了这些被记录下来的诗作,自己还有很多诗作因为客观原因没能记录下来。

翻看陈国稳记录诗作的笔记本,“一分鲜血一分情,滴滴鲜血洗心灵”,一首题为《献血》的七言诗记录了陈国稳献血时的心情。“1998年,我在大街上偶然看到了献血车,便萌生了献血的想法,这首诗就是献完血后有感而发所作的。”陈国稳说。

从1998年至今,陈国稳每年都义务献血,至今已坚持了17年。17年来,仅无偿献血证,他就更换了6次。记者从陈国稳的献血证上看到,2001年10月到2007年6月的近6年间,陈国稳献血10次,献血量共计4000ml,这相当于把他全身的血液换了一遍;而从2001年10月到2011年12月,他献血小板的次数高达22次,共献出44个血小板治疗量。无偿献血证上还显示,陈国稳最近一次献血是在2014年12月23日。陈国稳的妻子文艳芬告诉记者,那时,陈国稳已被确诊为心肌缺血,还因此住院治疗。即使在身体状况不佳的情况下,陈国稳仍坚持每年献一次血。对此,陈国稳笑着说:“献血对自身健康没有损害,还能帮助别人,何乐而不为呢?”在陈国稳的影响下,他的弟弟、妹夫和儿子也都加入到了无偿献血的队伍中。陈国稳对此十分自豪,写下了“献血能够救人命,大仁大义任我行”的诗句。

提起近几年的创作,陈国稳告诉记者,前几年开的杂货店,把他彻底拴在了家里,无暇外出旅游成了他最遗憾的事。但即便这样,他仍发挥自己的特长,将所见所闻写成打油诗。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开幕,他在家收看开幕式时有感而发,写下了“中华儿女多奇志,奥运赛场逞英雄”的诗句。陈国稳乐观、向上的精神从他创作的打油诗中流露出来,影响着他周围的人。

问及以后的打算,陈国稳笑着说:“国家的形势越来越好,我作为普通百姓,从心眼儿里感到高兴,相信以后的创作灵感也会越来越多。写我所感,颂我真情,这就是我的中国梦!”


《身边好人:爱写打油诗的陈国稳》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kaifeng.yuduxx.com/minsheng/140933.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网站编辑]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