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4-30 00:35 我要投稿
“因自己的存在而让他人受益”,这是王辉的人生追求。细细品读,这句话有点“大”,但38岁的王辉以10年来的行动告诉人们,他做到了,而且还将继续做下去。
参与公益活动乐此不疲
1997年,20岁的王辉走进杞县中心医院工作,并逐步成长为一名康复医学与治疗主管技师。
在一些人眼里,有稳定的工作、悠闲的业余时间的王辉“不大安分”。2005年,王辉加入了开封市青年志愿者协会。从此,他的业余时间被公益活动完全挤占。维护大梁门城墙环保活动、定期到杞县光荣院为老人们服务、帮助杞县残疾青年李卫芹开办校园广播、义务帮助环卫工……接连不断的公益活动让王辉乐此不疲。王辉不仅为此经常往返于杞县和市区之间,就连兰考、睢县、祥符区、原金明区,都多次留下他参加公益活动的足迹。有人对他的举动感到不解,他解释说:“我不图别的,只想做一个因自己的存在而让他人受益的人。更何况,我还是一名共产党员呢。”
2008年10月,被单位推荐到郑州颈肩腰腿痛医院进修的王辉充分展现了开封志愿者的风采。
王辉是个有心人。他在为郑州小李庄敬老院的老人提供志愿服务时发现,这里的很多老年人都患有灰趾甲、鸡眼、脚垫、甲沟炎、嵌甲等脚部疾病。有些老人为了缓解病痛,自己用刀片处理病痛部位,造成严重后果。
面对老年人的这些痛苦,王辉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学习修脚技术,为老人服务。
把业余时间都用来为他人提供义务服务还不够,还要去摸别人的“臭脚”?王辉的这个决定不仅令他的朋友、同事大吃一惊,也招致了家人的反对,“你一个大学毕业生、令人尊敬的大夫,要变成个‘修脚的’,你让家人的脸往哪儿搁?找这麻烦干什么?”
可王辉认定的事,就非干成不可。“现在都什么年代了,行业哪有贵贱之分?再说,当今社会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和习惯的改变,使患脚部疾病的老人越来越多,需要有更多的人为他们缓解病痛。作为一个从医者,多掌握一门技术不好吗?”王辉的解释终于赢得了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此后,王辉下班后便四处寻找技艺高超的修脚师,自费学习修脚技术,经过几个月的艰苦努力,终于熟练地掌握了修治脚部疾病的技术。从这时起直到2009年6月进修结束,每到节假日,王辉便走进郑州的多个敬老院、广场、社区为老人义务修脚,老人们也牢牢记住了这个朴实的杞县小伙儿。
让公益火种播得更广
考取了高级修脚师资格,多掌握了一门为他人服务的技能,使王辉从事公益活动的脚步走得更远。参加中华修脚协会会议,他带着修脚刀走进三军仪仗队军营,为那些迈着整齐步伐彰显国威的军人服务;参加首届全国修脚师职业技能竞赛,他又为南京的环卫工人义务修脚。
2014年11月,王辉参加了开封市义工协会组织的助学活动。期间,他利用业余时间走遍杞县21个乡镇,认真调查统计家庭困难、品学兼优的中小学生,呼吁更多的爱心人士和企业参与到助学活动中,为数十位孩子争取到了助学金,而他自己也主动资助祥符区范庄乡一名品学兼优的中学生。
为了影响和带动更多人参与公益事业,2014年8月,经杞县团县委等有关部门同意,在民政部门备案后,王辉注册成立了杞县畅想未来志愿者协会,并邀请河南在京志愿者组织发起人、河南省首届十大杰出志愿者李高峰及全国道德模范、河南省志愿者义工协会会长李志平担任名誉会长,把公益活动的火种播撒得更广。
10年志愿路,服务数千人,王辉把一颗心奉献给社会,社会也给予了他充分肯定。王辉先后被评为“中华敬老孝老志愿者活动先进工作者”、“河南省首届优秀志愿者”,杞县2014年“焦裕禄式好党员”。他说:“做一个因自己的存在而让他人受益的人,是我一生不变的追求。”
《身边好人:因自己的存在而让他人受益》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kaifeng.yuduxx.com/minsheng/163867.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