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5-13 10:04 我要投稿
刚刚步入花甲之年的张茹美衣着朴素,几缕若隐若现的白发是她38年来为整个家倾心付出的见证。她看似瘦弱的身躯里蕴藏着巨大的能量,时常挂在脸上的笑容让她更显精神矍铄。每每谈到她,小叔子杨国营都会自豪地说:“这就是我的好大嫂。”年过八旬的公公杨修身也会毫不吝惜地夸赞自己的好儿媳:“俺家儿媳对俺比亲闺女还亲!”
1977年,年轻的张茹美嫁进了杞县圉镇镇杨屯村杨世安家。小学没毕业的张茹美虽然没什么文化,但自从嫁到杨家后,她辛苦持家,默默奉献,抚育儿女长大成人,侍奉公婆无微不至,端水送羹、体贴入微。她友善亲邻、先人后己,厚道朴实得就像小巷里的更声,平淡而悠深,厚朴而甘醇。
杨国营说,从他记事起,就没见大嫂和父母磨过嘴、红过脸,和兄弟姐妹们总是有说有笑,和睦相处。由于只比张茹美的大女儿大一岁,杨国营没少受到大嫂偏爱。那时候,农村普遍贫穷,一块糖都稀罕得不得了。但家里只要有孩子们喜欢吃的东西,张茹美总不忘给小叔子留一份。杨国营上高中时,张茹美担心他学习压力大,格外关心他。有一次杨国营刚从学校回到家,张茹美就把煮好的一只鹅蛋递给他,并亲切地说:“你上学费脑子,吃个鹅蛋补补脑。”那是杨国营平生第一次吃鹅蛋,香喷喷的味道至今让他难忘。
2004年,和张茹美一同生活了27年的婆婆得了重病。由于小叔子、小姑子们都在外地工作,照顾婆婆的重任全部落在了张茹美的肩上。每天干完地里的农活后,无论多累,张茹美都要到婆婆的床前陪她说说话,无微不至地侍候婆婆。后来,婆婆的病情加重,张茹美每天为婆婆喂饭、喂药、梳头、捶背、剪指甲、擦洗,从不厌烦。婆婆病逝,张茹美忍着悲恸为婆婆穿好寿衣,梳理好散乱的白发,倾注着一个儿媳对婆婆的孝心。在场的亲戚邻居都被张茹美的举动深深感动,一位邻居说:“我送走过那么多的老人,从来没见过这样孝顺的儿媳妇。”
婆婆去世后,腿脚不灵便的公公杨修身成为张茹美的牵挂。起初,老人的儿女们想把父亲接出来住,可他不同意,坚持自己生活。就这样,照顾公公的重任自然又落到了张茹美的肩上。为让公公开心,张茹美每天都要给他讲一些外面的新鲜事和张家长李家短的邻里琐事。公公有高血压,随着年事渐高,身体状况大不如前。每到冬天,张茹美就格外小心,每天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亲自看看公公的门开没,唯恐公公有意外。现已80岁高龄的公公爱干净,张茹美总是把公公的床单、衣服包括内衣都洗得干干净净。每次回家,看到父亲穿着整洁,杨国营兄妹几个对大嫂又感激又惭愧。为对大嫂进行“表彰”,逢年过节,兄妹几个人都会给张茹美买些营养品,给点儿零花钱。每次,张茹美都会打趣地说:“有爹这个老年人呢,给我这个小孩拿什么东西啊。”言谈举止间,透露出血浓于水的亲情、家庭的温馨与和谐。
身教胜于言传,张茹美的儿女们从小就没惹过爷爷奶奶生气,有什么好吃的都会和爷爷奶奶分享,每次从外面回家,都会带着大包小包的营养品给爷爷问安。转眼38年过去,60岁的张茹美如今已两鬓斑白,那如雪的发梢是她青春滑过的痕迹,那慈祥的容颜是她禀持孝老美德的呈现。38年来,张茹美用朴实无华的行动和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倾情演绎出了一位好儿媳的真、善、美。
《好儿媳撑起一片天》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kaifeng.yuduxx.com/minsheng/170631.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