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9-11 09:11 我要投稿
上周的连续降雨使我市大秋作物明显光照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保证大秋作物丰收?昨日,市气象专家在对上周天气对农业生产影响作出分析的同时,结合本周天气,向农民朋友提出了中肯建议。
市气象局副局长、高级工程师仝文伟说,上周,我市温度偏低,周平均温度为22.8℃,较常年同期偏低1℃;降水偏多,周总降水量为21.6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1.7毫米;光照偏少,周日照总时数为31.7小时,较常年同期偏少11.8小时。因此,上周我市的主要农业气象特征可以概括为:温度偏低、降水偏多、光照偏少。
仝文伟分析说,从农情和墒情看,上周我市的秋作物已进入产量形成的关键期,各种作物发育期接近常年同期。由于上周以阴雨天气为主,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所以全市农田墒情整体较好,土壤水分条件对夏玉米灌浆成熟、大豆结荚鼓粒较为有利。但是,降雨天气也造成上周我市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光温条件较差,对大秋作物的正常生长有不利影响。
本周我市降水偏少,为3毫米~15毫米(历年均值为16.2毫米);平均气温正常,为22℃~24℃(历年均值为22℃),周极端最高气温为29℃~30℃。
根据目前全市作物生长状况、墒情,市气象局农气服务中心主任、高级工程师王二虎建议,各地要充分做好秋收秋种的准备工作,注意收听、收看气象部门的天气预测信息,抓住晴好天气,及时收获已成熟的大秋作物。夏玉米收获时,应以80%以上植株的外层苞叶变黄、花丝干枯、籽粒不易被指甲切开为原则,不要盲目早收,确保丰产丰收。
王二虎提醒,目前仍是棉花产量形成的关键阶段,要围绕促早熟、增铃重、防烂桃等方面加强田间管理,及时去老叶、剪空枝、摘病铃,以减少养分消耗、改善棉田通风透光条件。对已吐絮的棉花,应及时采摘,防止降雨影响棉花品质。
《密切关注天气变化 稳健把握秋收节奏》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kaifeng.yuduxx.com/minsheng/242642.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