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1-11 10:06 我要投稿
“从我市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现实情况看,供需双方矛盾比较突出,用人单位青睐有工作经验、上手快的人才,而应届高校毕业生恰恰没有工作经验,这一“软肋”成为影响其顺利就业的现实障碍。”一直以来,我市就业指导专家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有着如此判断。
基于此,近年来,我市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着力建立健全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长效机制,为广大毕业生开辟了一条熟悉工作岗位、提高职业能力的渠道,好似一把钥匙,为毕业生打开了以见习促就业的成功之门。
目前,全市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单位有63家,2015年,全市组织2025名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其中1068人见习期满留岗就业,另有456人通过见习实现就业,平均留岗率达到52%,部分企业留用率达到100%,远高于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提出的20%的留岗要求。
专项经费为见习解除后顾之忧
开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依据《河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管理办法》对见习单位的设立管理、见习组织、生活补助标准、发放流程、跟踪服务等出台了一系列规范性要求,各级公共就业服务平台也结合实际采取了相关配套办法,对就业见习工作的重点环节专门建立专项管理制度。
2015年以来,开封市财政安排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经费超过155万元。根据相关规定,见习期间,见习单位要为见习学员统一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由政府和见习单位给予生活补贴,政府提供的生活补贴每人每月700元,从就业专项资金中列支,见习单位提供的生活补贴则比照我市最低工资标准,以不低于以我市城镇职工月最低工资标准的80%发放。与此同时,我市还要求各见习单位帮助见习人员解决食宿、加发一定的生活补贴,确保见习高校毕业生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见习单位严格评估,不达标者退出
作为见习工作有效开展的载体和基础,我市始终把见习单位的建设与管理作为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优先考虑我市重点发展的优势产业,同时尽可能吸纳不同行业性质的企事业单位,以满足毕业生的不同需求。截至目前,我市就业见习单位涵盖制造业、商贸、文化、教育、卫生、餐饮、旅游、酒店管理、广告等多种行业,其中民营企业占据“半壁江山”,包括平原非标在内的多家上市企业也位列其中。在行业分布上,一线基层岗位需求旺盛的商贸、旅游、餐饮、文化等行业占据55%的比例,与我市产业结构和现状相符;在接收见习人员规模上,每年有能力接收50人以上的见习单位占25%,显示见习单位都具有一定规模,毕业生就业见习工作质量可以得到保证和提升。
加强见习单位日常管理,健全基地评估机制。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明确要求每个见习单位必须有见习管理部门,落实专职人员,制订具体的见习培训计划,配备专门的见习指导老师,建立见习工作台账,确保见习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人带。同时率先试用河南省金保就业管理信息系统,将见习单位和见习人员纳入信息化管理。2015年以来,有19家见习单位被取消资格,20家单位经过评估进入重点基地培育名单,完善了我市见习单位培育与退出机制,切实将一批经济规模较大、发展前景好、提供见习岗位优的企事业单位加入到就业见习单位的行列,有力地推动就业见习工作的顺利实施。
见习人员综合能力得到提升
近日,开封市人才交流中心针对就业见习单位和学员开展了一次问卷调查,结果表明:高校毕业生通过参加就业见习,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明显提升。调查显示,见习人员通过见习后岗位技能有很大、较大提升的分别占33.6%、56.2%;理论结合实际能力有较大提升的占65.7%;见习人员通过见习后工作态度改进很大、较大的分别为 28.8%和63.2%;团结同事和有效沟通的能力提升很大、较大的分别为28%和59.7%。2015年毕业的大学生刘凯通过就业见习,努力学习实践技能,很快适应了见习单位的工作,受到见习单位的好评,最终留在了见习单位工作。
通过见习促进就业稳定
市人才交流中心调查显示,见习人员留岗后又离开见习单位的平均流失率相对于直接从高校和人才市场招聘来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后又离开单位的平均流失率要低。此结果反映出,就业见习人员留岗率高,流失率低。就业见习对就业稳定性具有十分明显的促进作用。见习人员流失率普遍较低,这点让用人单位和政府有关部门颇感欣慰。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让企业“好娶”,毕业生“好嫁”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是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重要手段,是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有效措施。今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要继续加大推进力度,发挥骨干企业的载体作用,保障高校毕业生见习工作实施成效更为显著。
《岗位见习:让企业“好娶”毕业生“好嫁”》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kaifeng.yuduxx.com/minsheng/312218.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