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1-15 09:20 我要投稿
人们日常生活中接触中国式摔跤并不多,什么是中国式摔跤、怎样摔,人们对此了解极少。1月11日,记者带着好奇与疑问,有幸走进了我市中国式摔跤队,见到了我市中国式摔跤队主教练秦凯以及可爱的大力士们,他们为中国式摔跤这项运动默默地坚守着。
中国式摔跤是中国最古老的体育项目之一。 古代称为角力、角抵、相扑、争跤等。早在4000年前的黄帝时代就有了古代摔跤活动。比赛中间不许抓住裩儿和拽起袴儿,但可以拽直拳,使脚剪、拳打脚踢都行,这从场地、仪式到规则都与日本的相扑基本相似。中国式摔跤运动员按体重分为10个级别,比赛在8米×8米的垫子上进行。运动员身穿柔软、结实的短上衣,系腰带、穿长裤,全身可以握抱,可以抓摔跤衣和腰带,但不许抓裤子。中国式摔跤只许站着摔,摔倒后就停止,然后重新开始比赛。
“我们的队员每个都很棒,他们不怕吃苦、不怕累,在赛场上一次次取得好成绩,我为队员们感到骄傲。”在中国式摔跤队训练场,主教练秦凯对记者说。秦凯曾是我市摔跤队的一名优秀队员。自2009年以来,秦凯就屡屡出现在全国中国式摔跤80公斤以上的赛场上,并几乎包揽各种规格大赛的冠军。2012年,从武汉体育学院毕业后,他来到市体校中国式摔跤队担任主教练。在担任教练期间,市体校中国式摔跤队不断取得好成绩,在经费不足、训练条件艰苦的条件下,这支顽强拼搏的队伍取得了好成绩,在2015年全国青少年中国式摔跤锦标赛上,他们又取得5金4银的好成绩。
取得好成绩,与队员们艰苦的训练分不开,又与教练员的辛勤付出分不开。在自己开始学习中国式摔跤的地方当教练,对秦凯来说有着不一样的感受。从一名优秀的中国式摔跤运动员到教练员,不仅是角色的转变,也是一种责任担当。秦凯告诉记者,以前在训练的时候,都是教练要求练什么就练什么,只知道刻苦训练,比赛取得好成绩就满足了。可现在秦凯当了教练,身上的担子变得更重。他不仅要提高每个运动员的技术能力,还要寻找更好的方法,让队员们更热爱这项运动、更加刻苦训练,这样才能不断取得好成绩。当记者问秦凯当教练最难的是什么时,他说,其实训练再累、再辛苦都没什么,但近年队员不断减少、对这项中国传统项目的重视不够、训练条件差才是最难的事情。
对于从11岁开始接触中国式摔跤这项运动、如今已26岁的秦凯来说,摔跤早已成为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秦凯出身于中国式摔跤世家,秦凯的爷爷秦文俊练了一辈子中国式摔跤,年近八旬,身体依然结实健康。他常听爷爷说,在爷爷年轻时,中国式摔跤还是流传在民间的一项武术项目,没有现在的各种比赛,爱好者只是自娱自乐或者在街头卖艺。他爷爷当时的梦想是让中国式摔跤成为国家级比赛项目。到了他父亲那一代,中国式摔跤已经有了全国性的比赛。
虽然从小跟着爷爷、爸爸学习中国式摔跤,但秦凯最感谢的是他的启蒙老师、现任中国式摔跤协会会长的张铁梁。记者在采访秦凯的时候,也见到了这位年过六旬、从事中国式摔跤教学工作近30年的老人。“接触中国式摔跤几十载,从刚开始自己自费招学员到后来慢慢发展壮大,见证着此项运动的发展,自己带出来的学生也曾在全国各大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也将一批批优秀运动员输送到各体育学院上学。秦凯作为我训练出来的优秀队员之一,现在能回到老家继续从事中国式摔跤这项工作,我感到十分欣慰。”张铁梁笑着说。
《默默坚守创佳绩》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kaifeng.yuduxx.com/minsheng/315615.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