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3-04 10:17 我要投稿
退休14年来,他不养花种草、下棋打牌;不在家赋闲、含饴弄孙,而是充分发挥余热,进厂入校,一心投身于关心下一代事业。他时常说:“退休了,还可以发挥余热,还可以做些事情,还能为党和国家做出贡献,也是一种幸福。”像晚霞一样燃烧,像夕阳一样灿烂,他给了退休生活另外一种诗意的解读和注释。他就是73岁的祥符区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杨元法。
因时施教、因人施教效果好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但道德教育缺失、价值取向冲突等是当今青少年身上不可忽视的问题。青少年的道德教育问题引起了杨元法的极大关注,也成为他退休后生活的重心。
“有德有才是正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无德无才是废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一定要让孩子们的精神世界丰富起来,心灵美丽起来!”杨元法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自选教育课题,自写教育报告材料,自费打印教材,用爱浇灌和丰富着孩子们的心灵。
几年来,在祥符区关工委的组织下,杨元法围绕爱国主义、法制教育、形势教育、十八大精神、我的中国梦等主题共作报告300多场。为使报告内容更具有针对性、更鲜活,即便是同一主题,由于时间不同、对象不同,杨元法报告的内容设置也不尽相同。同样是爱国主义报告,几年前他的报告是以英雄人物为主要内容;而近年来的报告是以歌颂祖国、中华民族、共产党、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为主要内容。杨元法对高中、职业学校的学生作报告,以解析法律知识和发生在高中阶段的法治案例为主;对初中、小学的学生作报告,以法律常识和发生在中小学生身边的小事、纠纷、伤害为主,增强了教育趣味性,学生好学好记,印象深刻,教育效果明显。中小学生的安全问题十分突出,杨元法便结合学校实际,根据教育形势需要,进行“关爱生命,保护自己”的生命教育课;党的十八大召开后,杨元法便结合实际给广大师生宣讲十八大精神,给中小学生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报告和“践荣拒耻”的报告。杨元法这种灵活的报告形式及内容受到了广大师生的一致欢迎,孩子们都亲切地称他“杨爷爷”。
要闯出一条组织建设新路子
组织建设是保证。“关心下一代工作,根在基层,贵在创新,我们一定要闯出一条企业、社区、关工委组织建设新路子。”杨元法多次这样说道。
为了更好推进关工委工作,杨元法深入乡镇、社区、企业,调查研究,宣传发动,指导工作,作法制教育报告、职业道德教育报告和“我的中国梦”教育报告,付出了大量心血。
2013年4月,杨元法做了心血管支架手术,刚出院,就拖着虚弱的身体深入到兴隆乡一贴王社区、杨寨社区和宏达拨叉集团、和源燃气公司等地调研。由于工作劳累,他身体十分虚弱,时常流鼻血,别人每次劝他休息,他都笑一笑,坚持了下来。2013年5月,市关心下一代基层组织建设经验交流会在祥符区召开,杨元法为了参加会议,用棉花塞着鼻子,止住鼻血,按时参加了会议。
在杨元法的努力下,祥符区很多单位、企业都建立起了关工委组织。目前,祥符区建立关工委组织376个,其中乡镇关工委30个(含乡镇中心校关工委15个)、村关工委205个、学校关工委118个、区直单位关工委20个、社区关工委1个、企业关工委2个,全部达到了有组织、有队伍、有活动、有活动记录、有办公场所、有工作制度的“六有”标准,已经形成了区、乡、村三级关工委组织网络,为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发挥余热谱“园丁”新曲
因为曾经多年从事教育工作,杨元法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退休后,对学校教育依然情有独钟,并积极发挥余热,谱写了“园丁”新曲。
退休后,杨元法分别被7所学校聘任为法律顾问和教育教学督导员。学校发生纠纷,他去调解,个别诉讼案件,他代表学校应诉,他的法律服务为学校创造了平和安静的教学环境。同时,他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学校的教育教学督导上。他每周都到开封新宇中学和开封集慧中学督学,和同学们一起听课,并就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施“学案”教学改革与老师们进行探讨。
杨元法对民办学校的教学管理有系统的研究和独到见解,他积极鼓励开封集慧中学、开封新宇中学两所民办学校大胆实施教育教学改革,并多次就民办学校如何依法办学和管理向祥符区教育局提出建议,促进了民办学校的教学改革和发展。
随着网络的普及,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沉迷网络,荒废学业,杨元法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为净化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防止网吧对青少年的引诱和毒害,2012年,杨元法提议组建了网吧监督团,从全区退休的科级干部中挑选出65名责任心强、自愿参加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同志,组成了区关工委义务网吧监督团。网吧监督团分16个小组,对祥符区城区20多家网吧分片包点、责任到人,每周巡查两次,寒暑假加大巡查力度。当带着红袖章的大爷、大妈们在网吧默默地盯着那些上网的青少年时,很多青少年会感到羞愧,主动走出网吧。网吧监督团自成立以来,已教育、劝返未成年上网者200多人次,配合相关部门取缔“黑网吧”两个,受到了社会和家长们的一致好评。
让焦裕禄精神发扬光大
杨元法经常说,焦裕禄精神是一面旗帜、一座丰碑,我们有责任让这种精神生生不息、发扬光大。而在他的退休生活中,宣传弘扬焦裕禄精神成为了一个重要部分。
杨元法不仅召集组建了祥符区关工委宣传弘扬焦裕禄精神报告团,组织参观焦陵,还指导整理报告材料,并带队深入学校、农村、机关作学习焦裕禄精神报告。几年来,他共作“学习焦裕禄精神,做人民好公仆”报告10多场,教育年轻干部4300人次;在部分市、区两级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村,为村委党员干部作“学习焦裕禄精神”报告10多场,教育党员干部3700多人次;在学校作“中学生学习焦裕禄精神”报告60多场,教育学生52000多人次。“杨老师的报告事例丰富,生动感人,对我们触动很大,我们也都比较喜欢听。”一位聆听过杨元法报告的祥符区年轻干部这样说道。
杨元法把焦裕禄精神的种子撒遍了农村、学校、机关,让焦裕禄精神在青少年心中发芽、开花、结果。
70多岁的老人,经常在外奔波劳累。面对家人对他身体的担忧,杨元法割舍不下的是心中的追求。看到自己的努力触动了越来越多孩子的心灵和思想,看到越来越多的人投身于关心下一代工作,杨元法说:“虽然有时苦点、累点,但是我觉得值。我还要继续努力,争取在有生之年尽最大努力为社会多做贡献!”
“人生不是一支短短的蜡烛,而是一支由我们暂时拿着的火炬,我们一定要把它燃得十分光明灿烂,然后交给下一代的人们。”杨元法以自己实际行动践行着这句话,以不懈的努力创造着生命的价值。
《身边好人:托起明天的“太阳”》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kaifeng.yuduxx.com/minsheng/346324.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