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7-24 08:32 我要投稿
上周除了周六早上凉爽些,其余大部分时间都很燠热。市民崔红旗说,如果没有空调,一天能洗8次澡,一出门就是一身汗。在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某处工地上,42岁的钢筋工黄吉平半蹲在地上扎钢筋,身上的迷彩服将自己包得严严实实,后背已全部湿透,安全帽下的头发滴着汗水,脚下原本晒白的水泥地,被如雨下的汗珠淋成一片湿地。“上午还好些,下午来上班钢筋就像煮红了一样烫。”停下手里的活,他赶紧躲到阴地解开扣子脱了上衣说道,“为了不晒伤皮肤,只好穿着迷彩服干活。”
市气象专家说,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环境下,大陆暖性气团长时间稳定控制和太阳辐射增温是目前发生高温事件的主要原因,同时,热岛效应(城市市区气温比郊区气温高的现象,一般而言,百万人口城市的市区平均气温要比郊区高出0.5℃~1.0℃,城市越大,热岛效应越显著)加剧了城市高温事件的强度和发生频率。市气象局副局长仝文伟认为,总体上看,我市近期的高温天气范围、强度以及造成的影响,不如2003年夏季的高温,但部分区位和时段的高温程度和影响已逐步接近2003年。
医务工作者提醒,要谨防“热射病”。市中心医院急诊科相关负责人说:“‘热射病’在中暑的分级中属于重症中暑。”高温工作者如建筑工人、邮递员、环卫工人、交警等都是“热射病”的高发人群。据了解,在高温环境下,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会命令人体通过排汗来维持正常体温,但持续排汗可能会引发汗腺功能衰竭,体内温度积蓄到一定程度又会损伤体温调节中枢。因此,当体内温度达到40℃时,人体各个器官都会出现衰竭。“热射病”的症状一般有:局部肌肉痉挛、高热、无汗、口干、昏迷、血压升高、咳嗽、呼吸困难,甚至呼吸衰竭。
本周“上半场”会一如既往地延续上周的燥热和闷热,而且本周的极端最高气温在38℃左右。有传言说,我市本周的高温将达到40℃,这有点捕风捉影,市气象台的预报没有这个说法。本周正处于“中伏”,通常来说一年中最热的时段是“三伏”,而“三伏”中最热的几天都在“中伏”,所以这段时间出现恐怖的高温倒也不奇怪。据了解,目前我市上空大气环流比较稳定,一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多日来维持高温酷暑天气也就不难理解。这个时候其实我们需要纠正一个错误说法,就是饮食要清淡。因为夏天人的活动时间长、出汗多,应适当多吃鸡肉、鸭肉、鱼肉、蛋类等营养食品,以满足新陈代谢的需要。 同时,午睡时间不宜过长(午睡时间过长,中枢神经会加深抑制,脑内血流量相对减少将减慢代谢过程,醒来后周身不舒服会更加困倦)。另外,金属类的装饰物就不要带了,因为金属装饰品中的某些金属沾上汗水,接触到的皮肤可能会出现微红或瘙痒等症状,容易引发接触性皮炎。
市气象台预报今天会有分散性阵雨,但下不下还不好说,但高温只会升不会降,出门可以不带雨具,但一定要带好防暑降温工具。25日也会有阵雨,高温会稍稍降下一些,不过并不能让人感到凉爽,反而会有湿热的不适感。接下来的两天,这种不适感会继续蔓延、扩大。
本周的“下半场”会让人窃喜一番,从周五开始,连续3天都有雨,在雨水的助力下,不情愿的高温也要“屈服”,周日气温甚至会迎来这酷暑里难得的30℃。市气象台预报,这几天我市上空会有微弱的冷空气经过,除了降水,气温也会小幅下降。
盛夏是难熬的,自古皆然。但夏季也是美好的,到处繁花似锦、郁郁葱葱,映入眼帘的或墨绿或清绿,不再浅薄不再稚嫩,浓浓的把生命的层次极尽展现。白居易有诗,“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傍晚关掉空调,开窗通风与季节交流,唤醒身体的能量。或与家人、好友游玩于山间、水边,“纳凉高树下,直坐落花中”,是与自然亲近、回归心灵的好方式。
《本周天气分上下半场 热上雨下》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kaifeng.yuduxx.com/minsheng/638031.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