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河南新闻 > 开封新闻 > 本地社会 >

特别报道:普通民宅 如何成为中原救亡中心

[摘要]中共河南省委旧址石碑。刘海永摄 开封,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城市。北宋时期,作为中国的政治、文化和经济中心,留下了光辉灿烂的宋文化。民国时期,作为河南省省会所在地,这里曾经枪林弹雨、谍影重重。抗日战争时期,面对空前的民族危机,开封人民在中国共产...

中共河南省委旧址石碑。刘海永摄

开封,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城市。北宋时期,作为中国的政治、文化和经济中心,留下了光辉灿烂的宋文化。民国时期,作为河南省省会所在地,这里曾经枪林弹雨、谍影重重。抗日战争时期,面对空前的民族危机,开封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加入抗战洪流,至今,在开封大街小巷的许多地方还遗留着当年抗战的痕迹。街边一处普通的民宅就是中共河南省委旧址,藏身于巷子深处的民居就是一处情报机关,一位普通的青楼女子在民族危机面前大义凛然、英勇无惧……

中共河南省委旧址在哪里

贯穿开封城市南北的解放大道车水马龙,但在炎热的中午却少了几许喧嚣。沿着解放大道由北向南行走,行至北道门附近,会发现路东隔离带花坛内立着一块石碑,这是开封市人民政府于1992年4月确定的“抗战时期中共河南省委旧址”文保碑。这里便是记者寻访的第一站。

抗战时期中共河南省委旧址在哪里?记者在周围转了很长时间,没有找到任何的遗迹。“你身后居民宅院的位置,就是当年抗战时期中共河南省委旧址。”开封文史研究者刘海永向记者指明了方向。

记者看到,刘海永所说的抗战时期中共河南省委旧址位于居民区内,现在是一处坐东朝西两层楼房的小院子,门牌号上写着“北道门51号”,粉刷一新的红色大门紧闭,大门上方悬挂着商店的招牌,跟周围的居民宅院并没有什么两样。然而就是在这里,曾经策划掀起了抗日高潮、诞生了救亡刊物——《风雨》。刘海永介绍,上世纪80年代,此处仍有平房5间,其中北屋3间、西屋2间,为一独院,保存尚好。遗憾的是,遗留下来的老房子后来被全部拆除,只剩旧址。

原来的老房子虽然已经不存在了,但在这里曾经发生的历史却被载入了史册。竖立在路边的文物保护石碑,向大家诉说着这段历史,不少从这里经过的市民和游客会驻足阅读。

中共河南省委为什么设在这里

看着眼前这座民居宅院,记者不禁问:“抗战时期,为什么将中共河南省委设立在这里?这里原来是什么?”刘海永解答了记者的疑惑。刘海永告诉记者,这里原来是共产党员杜省吾的家,巧合的是,原来这里也是开封北道门大街51号。

“1937年5月,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白区工作会议,总结党在白区工作的经验教训。为了迎接全民族抗战的到来,加强党在河南的领导力量,适应抗日新形势的需要,中共中央决定重建河南省委,并指定朱理治负责筹备。”刘海永说。1937年9月,中共河南省委在开封正式建立,朱理治任书记,并将机关所在地设在了共产党员杜省吾家里。

原来,设在这里是有原因的。“当时杜家在开封有钱有势,亲朋故旧都是社会上的头面人物,连国民党的军警宪特也不敢前来找事,机关设在这里比较安全。”刘海永说。河南省委的组建,增强了党的力量。1938年春,中共中央和长江局先后派彭雪枫、危拱之、陈少敏、谢邦治等同志到河南省委工作。在中共河南省委、开封市委的领导下,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开封人民纷纷投入抗日救亡的洪流之中。各种抗日救亡团体和救亡报刊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古城的大地;保卫家乡、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的呼声,响彻省城的上空,开封的抗日救亡运动如火如荼。

省委引领掀起抗日救亡高潮

此时正值中午,记者并没有敲门打扰,只是透过门缝看到院内干净整洁,或许主人正在午休,或许正在忙家务,院子内一片寂静。抗战初期,中共河南省委设立在这里,是否也如此一般安静、祥和呢?他们又在这里干了什么?

刘海永告诉记者,在中共河南省委的带领下,这里掀起了抗日救亡高潮。1937年9月12日,在中共河南党组织的领导下,开封文化界进步人士创办了救亡刊物——《风雨》。不久,《风雨》即成为中共河南省委的机关刊物。该刊的时事政治版由共产党员王阑西主编,文艺副刊由姚雪垠主编,河南大学嵇文甫教授主要负责对外联络工作。中共河南省委先后派吴啬、杨庆生、时仲俭到《风雨》周刊社工作。1938年1月21日,周刊改为日刊,增加了方天逸、河大教授范文澜两位主编。

“《风雨》旗帜鲜明地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团结社会各界抗日力量,为动员全民族抗战而奔走呼号。”刘海永说。《风雨》的全力宣传,使河南民族统一战线迅速形成,出现了各党派、各阶层、各团体团结一致共同御侮的大好局面,将救亡运动一次又一次推向高潮。除此之外,在中共河南省委的领导和扶持下,开封的抗日救亡团体纷纷组建。河南大学学生首先组建起“怒吼”歌咏队和“大众”剧团,其后又组建了话剧团。著名文艺工作者贺绿汀、洪深、冼星海、金山、崔嵬等纷纷前往开封演出救亡剧目,并热情辅导开封救亡文化活动。“为了使抗日救亡运动由城市深入乡村,一批共产党员和进步学生通过嵇文甫、范文澜等人举办了‘河南大学抗敌训练班’,讲授游击战术等课程。后来又成立了‘河南大学抗敌工作服务团’,服务团从开封出发,沿平汉线南下,利用多种形式播撒救亡种子。在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开封各界人士成立的救亡团体使当时的开封成为全国瞩目的中原救亡中心。”刘海永介绍说。

刘海永说,中共河南省委的设立,为抗战作出了贡献。1938年5月下旬,日军沿陇海铁路向西进攻。在6月6日开封沦陷前,各级党组织所属党员均撤离开封,河南省委撤往确山竹沟。抗战初期的中共河南省委在开封展开系列工作,对于开辟华北、华中敌后抗日根据地,坚持中原抗战,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特别报道:普通民宅 如何成为中原救亡中心》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kaifeng.yuduxx.com/shehui/204306.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