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8-06 08:47 我要投稿
今年70岁的吴斌,明眸皓齿,岁月的细纹遮掩不住她清丽的面容,举手投足间带着一种优雅。与她娓娓交谈,听她低吟浅唱,她的眼角眉梢皆是情,吐字唱腔中流露出对戏曲的挚爱。那悠悠的祥符调,那心里梦中的一方舞台,是她一生不离不弃的寄托和牵挂。
舞台上的青春记忆
时光倒流并定格在1956年。那个红红火火的年代,作为祥符调发源地的开封,豫剧演出更是红红火火。为培养豫剧新人,开封市戏曲训练班的第一届学员经过两年正规的培训、学习和严格的淘汰,不足20名的戏剧好苗子被送进开封市豫剧一团、二团,其中就有吴斌。
在开封市豫剧一团,吴斌有幸师从老一辈豫剧表演艺术家王素君老师。王素君是豫剧文小生泰斗,曾是豫剧舞台上少有的“生旦两门抱”的全才演员,与当时的豫剧名旦王秀兰、王敬先被推崇为中原豫剧界的“汴京三王”。王素君对吴斌无私传艺、细心教诲、严格要求,吴斌也不负老师的厚望。每次老师在台上演出时,她就在一旁睁着大眼,用心默默学唱,记下老师的一颦一笑、一招一式。在团领导和王素君的精心培育下,既有个头又有嗓子的吴斌开始专攻小生,很快便脱颖而出,开始登台与王秀兰、王敬先配戏。1960年年初,王素君调到河南省豫剧院,市豫剧一团一时没有了小生演员。于是,团领导对吴斌说:“你赶紧化妆吧,今天的‘王金豆’是你的了。”吴斌一愣。她知道救场如救火,从未担纲过主角的她毅然担起了重担。稚嫩却扮相俊美,吴斌以自己的戏剧天赋加上苦学苦练的艺术功底,赢得了观众的赞许。那年,吴斌刚满15岁。
从当年3月开始,受中央政府的委托,开封市豫剧团途经6省及12座大、中城市,第一次将豫剧带到西南边陲,受到少数民族乡亲的欢迎。后来,他们赴上海、南京等地巡回演出,走遍了大半个中国。在云南,王敬先(饰白娘子)主演豫剧《水漫金山》,其武功尤其是打出手堪称一绝,刀枪剑戟满台翻飞,引起观众的阵阵喝彩。她与当地著名京剧名家关肃霜平分秋色。一位著名剧评家曾为王敬先题词为:“河南名刀马,豫剧关肃霜。”豫剧头牌王秀兰高雅纯正、深沉含蓄的唱腔与台风,倾倒了无数观众,被誉为“为春城增添光彩”。而能够与“二王”成功配戏的小生非吴斌莫属。她飘逸潇洒的表演与华美俏丽的唱腔,与“二王”两位大师珠联璧合。后来,她与王秀兰主演的《王金豆借粮》,更是在全国连演数百场,成为豫剧祥符调的代表剧目。
那是开封豫剧的鼎盛时期,也是吴斌戏剧生涯的黄金时代。在侯秀真老师的指导下,吴斌在舞台上塑造了一个又一个鲜活的人物形象:《王金豆借粮》中朴实敦厚又憨态可掬的王金豆,《必正与妙常》中风流儒雅的潘必正,《水漫金山》、《雷峰塔》中追求爱情却屡屡迷惑的许仙,《彩楼记》中空怀满腔报国经却又有点迂腐的吕蒙正……当时的演出任务很重,吴斌这位年轻的“台柱子”却认真地对待每一个角色,有时“许仙”刚下场,她又换装成了跑龙套的“神将”。
同时,吴斌对现代戏进行大胆探索。开始排练现代豫剧《社长的女儿》时,吴斌饰演大秀,从后台刚走出来,大家都笑了。因为她习惯性端着架子,迈着男子的方步。从古装戏到现代戏,完成这一蜕变的唯一途径就是深入生活。为了排练《红色娘子军》,吴斌和同事在部队参加了3个月的艰苦军训。一次,在开封南郊演出《红色娘子军》时,饰演吴琼花的演员在上半场时突然晕倒,饰演连长的吴斌二话不说马上接替了主角的演出。其实,吴斌早已熟记了连长的台词唱腔,对吴琼花的戏份也烂熟于心。紧急关头,她挺身而出,使这出“革命样板戏”完美结束。此后,吴斌拓宽了戏路,出色扮演了现代豫剧《红灯记》中的李奶奶、《南方烈火》中的凤大娘。吴斌(饰柯湘)与先生陈德洲(饰雷刚)联袂演出的现代豫剧《杜鹃山》曾风靡一时。
戏校中教学相长
“文化大革命”改变了吴斌的戏剧人生。在“翻烧饼”般的“路线斗争”中,吴斌身不由己地沉浮着、挣扎着。1979年,她成了开封戏校的教师。
吴斌离不开她钟爱的戏剧舞台,更难忘王素君等老师的培养和教诲。作为戏剧园丁,她明白自己肩上沉甸甸的责任,更感到从小唱戏的自己在理论知识与教学方法的不足甚至贫乏。在中国戏曲研究院资深研究员肖晴老师到戏校开办讲习班期间,吴斌负责照顾肖晴老师的起居。近一个月里,吴斌“近水楼台先得月”,虚心向肖晴老师求教。针对不少演员用本嗓喊的“白声唱法”的情况,肖晴老师提出“不要用(声带)本钱,要用利息(技巧)”,让吴斌茅塞洞开。后来,吴斌到河南大学跟随声乐教授张秀珍练习发声期间,还3次请教武秀之教授。武秀之将茶花女(西洋美声)、七仙女(戏曲)和白毛女(民族歌剧)结合创立了声乐教育“武秀之三合一理论”, 被誉为开创了音乐史上一个全新的时代。
在戏校教学相长过程中,吴斌不但教孩子们传统戏曲的“四功”(唱、念、做、打)“五法”(手、眼、身、步、法),还教他们科学发声的理论方法,如“五声”(指发音位置唇、齿、舌、牙、喉)“四呼”(指口形的开、合、启、撮),如何吐字咬住字头、控制字腹、正确收尾等,她结合舞台实践经验,倾囊相授,尽量让学生少走弯路。戏曲界人士有言说:“五年胳膊十年腿,二十年练不好一张嘴。”曾在舞台上大红大紫的吴斌,为了练发音的“上口盖打开”,人到中年的她从头开始苦练“张嘴”,舌头练出血泡。即使后来到了市群艺馆,吴斌一有空闲,就和老搭档琴师张清华,一拉一唱,习练不辍,真的是“为求一声稳,耐得半宵寒;为求一声新,苦咏千百遍”。
作为王派小生最年长的弟子,吴斌在学习和继承了恩师宽厚、清醇、高雅唱腔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嗓音条件,加入了真假自然过渡的混声唱法,穿透力强,形成了婉而不飘、厚而不拙、韵味悠长的唱腔风格。一些熟悉吴斌的戏迷说:“吴老师,您的嗓子越来越好了。”
2013年,开封市大型多媒体歌舞剧《千回大宋》正在紧张排练。应市群艺馆馆长丁卫卫邀请,吴斌与陈德洲帮忙编排其中包青天铡陈世美的戏剧场面。一到排练场,不少演员对吴斌说:“吴老师,我是您的学生。”原来,这些演员中有很多是吴斌在开封戏校、洛阳戏校等地任教时教过的学生,就连开封歌舞剧院院长周彦生、舞蹈队队长王振虎,也是她上世纪70年代的学生。见到久别的吴斌老师,排练场上一片欢腾。不仅如此,在吴斌的学生中,有在国外生活的艺术导演,有大学的教授,有在河南电视台《梨园春》栏目上夺得三连冠的擂主……对于学生们取得的成就,被学生们誉为戏曲教育家的吴斌感到非常自豪和欣慰。
激情不老夕阳红
上世纪90年代,吴斌曾在开封市群艺馆从事群众文化工作。市群艺馆原馆长张若愚回忆说,吴斌是演员出身,搞群众文艺活动得心应手。同时,她没有名角的架子,工作组织能力强,而且能下身份、能吃苦。1994年和1996年,为筹办当时菊花花会开幕式中的大型文体表演,吴斌和同事们到苏杭、义乌等地采买布料、道具等。他们小包背大包扛,胳膊被压得红肿。回来后,他们又抽调各剧团和文化馆站的人员,自带缝纫机,加班加点赶制数千人的表演服装。
现在,吴斌以戏会友、以戏为乐,依然活跃在戏曲及群众文艺舞台上。
她参加了在上海举办的《搏击黄浦江》签名售书仪式的演出;她在清华大学音乐厅《红色健康行》启动仪式上与歌唱家耿莲凤同台演出;她获得全国中老年表演比赛声乐组第二名,由著名歌唱家叶佩英为其颁奖;2011年,她在河南电视台与豫剧表演艺术家王素君及弟子同台演出;她在开封市戏曲周开幕式上表演《沁园春·雪》;她在2014年“蜂宝杯”戏迷大赛中担任评委,并指导选手排演开封电视台春节晚会上的戏曲节目;她在公园与专业演员、戏迷连演三场豫剧大戏《必正与妙常》、《秦雪梅吊孝》、《墙头记》,令游客观众大呼过瘾。
触类旁通的吴斌还是个京剧票友。她在开封与国内著名京剧票友张芳联袂上演《玉堂春》时,吴斌饰演王金龙,张芳饰演苏三,将这出曲折缠绵的爱情故事演绎得淋漓尽致。
2015年夏天,她排练小品《缺失主角的采访》。这是张若愚根据“开封市十佳人民警察”刘振海的真实故事所写,吴斌饰演其中92岁的高奶奶。为排练好这个小品,他们深入社区,了解和感受所发生的真人真事。这个夏天,吴斌参加河南省的“文化宣讲直通车”,赴城镇乡村进行宣传、演出。
万变不离其宗,一生与戏结缘。采访中,吴斌翻看着与恩师及艺术前辈的照片,和戏迷老朋友、小朋友的合影,心中感慨万分。她指着戏迷中6位“小生” 说,他们中有大学教授、工人、农民,还有一名理发师。吴斌曾教他们吐字唱腔、跑圆场、扇子功,领他们到郑州戏剧商店买服装、道具,看到他们认真执着地苦练、像模像样地演出,她心中涌动的是快乐。
吴斌回忆自己的一生时动情地说:“有人问我,为什么天天能够高高兴兴的?我说,是因为戏。我演了一些角色,教了一群学生,结交了一批戏迷,这就是我的成就感。人活一辈子,总得有点价值。”她语锋突然一转,深沉地说:“开封是豫剧的发源地,祥符调当年多红火啊。如今,却沉寂了、枯萎了,开封学豫剧的孩子少之又少。我一想起来就心疼,就想哭。我在台上唱,在台下与戏迷交流演出,大家就有一个心愿,就是为弘扬开封戏曲文化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可喜的是,开封市群艺馆正在筹办少儿戏曲培训班,吴斌、陈德洲夫妇将义务培育豫剧幼苗,以完成她的夕阳夙愿。
《一生与戏结缘》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kaifeng.yuduxx.com/shehui/218696.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