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河南新闻 > 开封新闻 > 本地社会 >

固守那些美好——美食人文纪录片《守住“最”开封》拍摄前后

[摘要]国庆节当日,央视策划的大型美食人文纪录片《中国小馆》之《守住最开封》在一套首播。观众跟随著名主持人阿丘的脚步,品尝着开封人固守的好味道。将近50分钟的节目,6个让人嘴馋的小馆,彰显了开封最深厚的历史文化和最独特的市井生活。这期节目,成了国庆节...

国庆节当日,央视策划的大型美食人文纪录片《中国小馆》之《守住“最”开封》在一套首播。观众跟随著名主持人阿丘的脚步,品尝着开封人“固守的好味道”。将近50分钟的节目,6个让人嘴馋的小馆,彰显了开封“最”深厚的历史文化和“最”独特的市井生活。这期节目,成了国庆节期间开封人街谈巷议的热点。

为了了解这期节目的拍摄过程,记者采访了开封饮食文化的“活字典”、这期节目的特邀策划孙润田,听他讲述《守住“最”开封》的拍摄故事。

《中国小馆》诞生 开封成为首拍城市

去年5月10日,孙润田接到一个电话,是央视《舌尖上的中国》纪录片顾问、著名美食评论家董克平打来的。他说,2015年,央视一套新创一个系列节目叫《中国小馆》,近日马涛导演要跟孙润田联系,希望孙润田全力给予支持……

次日,央视马涛导演给孙润田打来电话说,《中国小馆》计划首先在10个省选择10个城市,河南挑选了开封,每集50分钟,主持人是阿丘。

央视策划的《中国小馆》系列节目,与令人记忆犹新的《舌尖上的中国》有近似之处,都是描绘贴近普通中国人生活的传统饮食,不同的是,《中国小馆》更侧重于记录有人文特色的小馆子。据悉,央视确定的10个城市中,唯有开封不是省会城市。

去年5月20日,马涛来到开封,见到孙润田。他说,在开封调研大约要20来天,聘请孙先生为本期节目的顾问,请孙润田先生一定要全力支持配合。同时,央视派出的其他人员分头赶往10个城市,进行踩点调研。

市领导得知央视要宣传开封饮食文化,专门安排由市委宣传部牵头协调,市商务局、市餐饮协会等单位密切配合。

20天后,调研结束,电视脚本也跟着出来了,马涛回到了北京。

不久,孙润田接到马涛打来的电话。马涛说,央视指定派往10个城市调研并创作的脚本,仅有3个通过,开封是其中之一,台里对开封的本子非常满意,决定首拍开封,并指示一定要把拍摄开封的这期节目,做成《中国小馆》系列节目的“样本”。马涛说,摄制组决定10月来开封拍摄节目,并聘请孙润田为特邀策划,请他具体参与摄制工作。

摄制组进驻开封

六家小馆体现餐饮文化及人文情怀

回顾马涛一行在开封20天的调研和创作,孙润田说,马涛带来的创作班子,紧扣“小馆”“人文”“美食”这几个关键词,20天里,每天走进开封的街巷胡同、餐馆夜市,经过认真详细地采访、调查、了解,最终确定以开封的六家小馆为主,制作这期节目。

六家小馆分别是:厨师世家的陈家菜馆、传承百年的沙家品味来、老字号全美糕点、老字号王馍头老店、胖三豫菜饭庄小店、朱仙镇明堂饭庄小店 。六家小馆各具特色:陈家菜是五代名厨打造的菜品,如今第四代传人固守家庭小馆,传承老味道;沙家“品味来”以传统风味牛肉制作闻名开封城,每天雷打不动煮上800斤牛肉;全美老店一改祖训,由孙女接手经营,而糕点的制作技艺、品质丝毫不减当年;让“老开封”们念念不忘的王馍头,传人王安长生怕父辈手艺在他手里失去,也开起了一个小馆子,传承手艺;胖三,习武之人,20来岁在工厂做钳工时就甚爱厨房,烹饪豫菜是一把好手,如今,坚持为食客们制作老豫菜铁锅蛋;朱仙镇明堂饭庄,传承清真菜品十大碗,开门为了顾客,关门为了乡邻。遇见乡邻婚丧嫁娶待客,关了店门就去帮忙操办经堂席且分文不收。

六家小馆,体现了开封小馆子餐饮文化的特点,同时,开封文化、开封人的禀性都蕴含在这些小馆子的醇香美食之中。

节目开拍

《中国小馆》遇上客属大会

万事毕备,只待开机拍摄。

去年10月上旬的一天,孙润田接到马涛导演的电话说,摄制组决定10月18日来开封开始拍摄工作。

孙润田一听,就琢磨开了。10月18日正好赶上菊花文化节开幕,而10月17日,则是我市接待宴请海内外来开封参加世界第27届客属大会的近两千客家人代表,主持人阿丘又是客家人,宴席又是名厨世家陈长安、陈伟叔侄主理,何不让他们早来两天。马涛认为孙润田的建议太好了。于是,10月16日,摄制组一行带着各种设备匆匆赶来。

10月17日,全世界客家人的眼睛都深情地看着开封,客家人阿丘出现在客属大会宴席。

大型美食人文纪录片《中国小馆》正式拉开序幕,大型美食人文纪录片《中国小馆》之开篇《守住“最”开封》开始带领观众领略开封风采!

总导演的记忆——

忘不了的小城市“大开封”

近50分钟的节目,浓缩了央视马涛这个团队的很多心血。

当然,看过这期节目的开封人,对央视的大手笔还是非常认可的。一位朋友说,电视镜头里的这些地点人物,都是司空见惯了,而在央视的挖掘之下,我们也跟着读懂了其中的内涵,那种传承和固守正是开封人的优良品质。

还有一个人深有感触,那就是总导演马涛。

节目播出时,马涛守在电视机前,审视他的作品。“看着播出,开封城和开封人的亲切之感,再次涌上心头。”马涛说,他念念不忘全美的糕点,想念沙家牛肉……感激挂怀那位忙前跑后的孙润田先生。

马涛对开封的认识是这样的。小城市“大开封”,经济并不发达,却几百年来笼罩在北宋的繁华与清明上河图的光影里。它让人无法小看,不能忽视。开封人活在当下,知足的心态,也许被不屑为“懒”!开封人爱吃小吃,并以嘴“叼”而闻名。正是这种“懒”和“馋”,彰显了开封人骨子里的固守与坚持,在日积月累的沉淀中,渐渐显露,弥足珍贵。所以开封城虽小,却敢称“最”,“最”在深厚的历史文化,“最”在独特的人文情怀。

孙润田的感慨——

传承优良传统、做好服务最重要

马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拍这期节目的过程中,热忱的开封人给他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印象,特别是孙润田先生。如果没有他的指导和支持,没有他,这期节目就不会这么精彩。

诚然,作为开封饮食文化权威专家,许多看过这期节目的观众都知道,幕后肯定有那位严谨认真、朴实谦和的孙润田先生,在跑前跑后地忙碌。

拍摄这期节目,孙润田先生也感慨良多。他说,这期节目的摄制过程,市领导很关心支持,专门安排有关部门做好配合,央视团队的敬业精神也让他感动,他们每天都是吃盒饭,有几位喜欢喝酒的同志20天里滴酒未沾。在餐饮界工作了几十年的孙润田说,通过这期节目,他想告诉我市从事饮食的大小馆子,一定要传承老开封餐饮界的优良传统,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做好服务,真正把顾客当成自己的衣食父母。能做到这些,食客们肯定会捧你的场。


《固守那些美好——美食人文纪录片《守住“最”开封》拍摄前后》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kaifeng.yuduxx.com/shehui/258111.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