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河南新闻 > 开封新闻 > 本地社会 >

中国现代作家师陀:情系乡土 文笔质朴

[摘要]《师陀散文选集》一书。 《师陀论》一书。 《师陀全集》。 《恶梦集》一书(师陀著)。 《马兰》一书(长篇小说,师陀著)。资料图片 上世纪30年代,中国小说可谓繁盛一时,涌现出一批具有活力的小说家,有以田园牧歌风著称的废名,有叙述独特的王长简(笔名...

《师陀散文选集》一书。

 《师陀论》一书。

《师陀全集》。

《恶梦集》一书(师陀著)。

《马兰》一书(长篇小说,师陀著)。资料图片

上世纪30年代,中国小说可谓繁盛一时,涌现出一批具有活力的小说家,有以田园牧歌风著称的废名,有叙述独特的王长简(笔名芦焚)。作为京派作家群里的一员,王长简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谷》获得了《大公报》文艺奖。1946年后,芦焚笔名改为师陀,长期居住在上海。

师陀是从开封杞县走出来的作家。他以“乡下人”“土人”自居,他在《黄花苔·序》中说:“我是从乡下来的人,说来可怜,除却一点泥土气息,带到身边的真亦可谓空空如也。”当然,这不过是一个滞留城市却未能忘情于乡村出身的“叙述人”的自认而已。

1910年,师陀出生在开封杞县,逝于1988年。他的童年和少年时代都生活在当时落后、闭塞的河南农村。小学毕业后,师陀来到开封求学。后来因为战乱,学校停课,师陀回到了杞县家中。因为师陀年龄小,家里的农活用不着他干,他开始利用身边的资源接触一些文学作品。

1931年,师陀奔赴北平。九一八事变发生后,抗日怒潮席卷全国,师陀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的外围组织“反帝大同盟”,开展救亡宣传工作。这时,他创作了反映青年学生抗日爱国运动的小说《请愿正篇》,并在《北斗》刊物上刊发。此后,他给《现代》《文学》《文学季刊》《申报·自由谈》《大公报》等刊物投稿。

1932年,师陀与汪金丁、徐盈合办的文艺刊物《尖锐》在北平创刊。1936年秋,师陀从北平来到上海。不久,抗日战争爆发。1937年,他的第一个短篇小说集《谷》,因艺术风格独特获得了《大公报》文艺奖。1941年至1947年,师陀任上海广播电台文学编辑,他的代表作《果园城记》的大部分写于这一期间。后来,他创作了长篇小说《结婚》等。1946年后,师陀相继任上海戏剧学校教员、上海文华电影制片公司特约编辑,他还写过电影剧本。

师陀是京派作家群中的一员。纵观师陀的作品,他创作的《果园城记》明显带着乡村的文学形态,他笔下的河南果园城世界与沈从文的湘西世界、废名的黄梅故乡、萧乾的北京城根的篱下世界,一起被纳入京派宏大的乡村叙述之中。

“知识者的还乡”这一潜在的艺术结构,不仅仅是师陀《春梦》里的青年尤楚和《掠影记》里的大学教师西方楚的精神返乡,更多的是作者自己的精神返乡,回到那个自己从小生活又魂牵梦绕的地方。

后来,师陀长期居住在上海,因家母生病会到开封小住,与开封的一些知识分子有了更进一步的接触。对于故土开封,师陀有更多的感受。

1960年,师陀回开封写了《“变脸城”脱胎换骨》,字里行间,流露出游子对家乡变化的欣慰感:“我早上离开郑州到开封去,心里充满了矛盾。我做学生时期在开封住过,我也从报纸上、朋友的口头上和信札上得知那里在建设,可究竟又改变了多少呢?”“从龙亭上可以浏览开封全景。沿陇海线错错落落、一望无际的是新的厂房,在灰色的城区里,则是乱七八糟的小烟囱。然而真正彻底改变了的是开封人的精神,一改过去那种萎靡不振的习气,现在连走路都显出工人的气魄……”

虽然师陀生活在上海,但他当时的生活是不太富裕的。在师陀的作品《结婚》中,其对胡去恶这一阶层的生活是熟悉的,而对钱亨这一阶层的生活是十分陌生的。他曾说过:“我尽管在上海住了好几年,对于上海的所谓上层社会并不了解,对于上海的‘下层社会’知道的也很少,只有中层社会,我接触的比较多点。”因此,师陀在小说中不惜以漫画式的夸张手法塑造钱亨等人物来表达他对上海的认识。

师陀后来的作品在创作上更加注重艺术风格与意境的追求,师陀在抒情性和讽刺性中掺和了奇幻、神秘的气氛,就像《无言者》中,一个倒在战场上死去的士兵能够想象出家中妻女如何遭人欺负,《百顺街》中统治者的跋扈和老百姓的愚昧,足以让人联想到整个民族的历史,但凡经他点染的荒村、弃园都极有寓意,在某种程度上的寓言化、象征及暗示,显示了其讽刺特色。同时,小说叙述更讲究了。师陀沉思默想的叙事风格,是他的审美风格的具体体现。这便形成了师陀作品的整体风格:深沉淳朴,擅长描摹世态人情,刻画社会风习,有时带着诙谐与揶揄的情趣,却又流露出淡淡的哀愁与沉郁的情调。文笔纤细、叙述简约,笔锋充满感情,善于表现人物的心理状态。他的作品虽然缺乏强烈的时代精神,但对于社会黑暗现象的揭露与憎恶,对卑微小人物的同情跃然纸上。他早期的作品较多取材于农村,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后期逐渐转向描写城市的中层社会。

情系乡土的师陀文笔质朴,感情真挚。读了师陀的作品,你会发现,他是个滞留城市却未忘情于乡村的叙述者。写作总是突出乡村文化背景,总是赋予平民百姓更多的关怀和热情;无论写人还是写景,似乎都着重从平凡的人生中细细品味,寄寓自己的人生理想。读着读着,你会被那带着哀伤的抒情基调、荒凉的自然界和辛酸的人事所打动。在当今和平发展为主旋律的时代里,读着这样的作品,仍能感同身受,也许这正是师陀作品的魅力所在。


《中国现代作家师陀:情系乡土 文笔质朴》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kaifeng.yuduxx.com/shehui/327355.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