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12-30 11:09 我要投稿
暑假,即便是炎炎夏日,放假的学生仍然有作业要做。老师不在身边,有问题问谁?有的家长不无担忧地说:“孩子用比老师还‘强大’的‘作业神器’究竟好不好?”
“有了‘神器’,作业不用愁”
近几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各种实用的移动下载软件应运而生,种类涵盖了生活、办公、娱乐等各个方面。针对学生群体的多款作业软件的异军突起,因其强大的自动解题功能受到追捧。“手机扫一扫,答案自然来”“即拍即答变学霸”“只要将作业题拍照上传,几分钟就会在手机上给出答案”“作文搜索,高分作文随手拈来”。如今,只要从手机应用商店搜索“作业”两个字,就能找到几十个能解题的软件。
这些“作业神器”火了的背后,究竟该“喜”还是“忧”?是“帮”孩子还是“害”孩子?于是,家长和老师犯愁了。
现在正值暑假,家住金耀绿城小区的宋献军发现上小学五年级的儿子做暑假作业时速度突然提高了很多。“以前做作业总是磨磨蹭蹭的,遇到难题更是抓耳挠腮,经常求助于我们,现在全部自己写出来。”宋献军觉得是儿子的学习能力提高了,并为儿子的进步感到高兴。直到前几天,宋献军看到儿子写作业时,偷偷摸摸地拿着手机对着作业拍照,就觉得很好奇,心想:“这孩子在干什么?”但等他走近一看才发现,原来儿子在用一款手机软件查找暑假作业答案。秘密被发现后,宋献军的儿子惶恐不安。他告诉宋献军,用该软件对着作业题目一拍就会出现答案,自己不会做的题绝大部分都是用这个软件搜索答案的。
儿子的行为让宋献军十分生气,狠狠地教训了儿子一顿。“这样不就是抄答案、抄作业吗?长期抄下去还得了?”他认为,如此简单的获得答案,会让孩子学会偷懒,不把精力放在思考上,不能真正钻研学习。
发现这个情况后,宋献军向同事和好友求助。结果发现,很多孩子都在用这种方式写作业,家长们“虽然有顾虑但也没有太好的解决方法”。
记者在手机管理软件里搜索“作业神器”,各种解题软件让人目不暇接,排名靠前的几款软件下载次数均已破千万。“拍照解题,秒出答案”“最快最准的解题工具”“海量题库,学霸在线,秒杀各科作业难题”“有了‘神器’,作业不用愁”……各种各样的宣传语令人怦然心动,更关键的是,除了个别软件的特殊功能外,其余的都统统不要钱。记者随后下载了一款软件,当输入一道初中数学题上传后,几分钟就有“网络学霸”给出答案,并且罗列出了具体的解题公式和步骤,以照片的方式传回,解答过程非常详细。
记者发现,在使用这些软件时,有的问题是完全无偿获得解答,而有的则需要通过充值付费的方式来获取。记者在一个软件页面右上角看到,有向答题网友提供“悬赏”的字样,具体为奖励数十个“金币”。尽管用金钱悬赏解决难题有获利嫌疑,但是这种通过网络做作业的方式还是得到了不少学生的认可,软件的下载量和使用率不低。
记者走访我市一些中小学生,低年级的学生一般表示没听说过这种软件,但一些初中甚至高中的学生普遍表示听说过,一部分学生表示用过。有学生反映,“作业神器”之类的软件特别好用,学生之间还相互推荐。
如何让“神器”合理发挥作用
面对在学生中日渐风行的“作业神器”,我市有不少家长持反对态度,他们认为依赖解题软件,容易让孩子产生惰性,长此以往,将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
陈惠敏的女儿读初中二年级。她平时最反感孩子抄袭作业。她认为,教育的精髓在于动脑和背诵,背诵能够锻炼孩子记忆力,记忆力增强则智力和知识面就会拓展,而动脑则会极大地发散孩子的思维。如果依赖软件,对提升孩子的记忆力和动脑能力毫无帮助。她告诉记者:“很庆幸我上学的那个年代科技还不太发达,每天都会独立完成作业,不懂的就联系同学和老师讨论。”“一般来说,只要孩子在课堂上注意听讲,课后认真思考,差不多的题自己就能做出来。”陈惠敏说,“遇到个别的难题,和几个同学在一起讨论一下就可以了。真要是弄不懂,就等着去问老师。”
不过,有些家长则认为,不必把“作业神器”当成洪水猛兽,现在孩子的作业太难辅导,有了解题神器,家长再也不用担心孩子的学习了。“自女儿上初三以来,作业越来越难,很多题我也不会做了,她就用上了搜题软件。”市民高女士起初也担心搜题软件会影响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对其产生过度依赖,便想出了一个特别的方法。高女士表示,不能一有难题,就让孩子自己去搜索答案,家长最好是能引导孩子在搜索答案之前进行适当的思考。在答案搜好后,也不能让孩子抄一下就算完事,可以让孩子讲解一下做题的思路。这样一来,既保证了对知识的领会,也避免了孩子不假思索便使用软件所带来的惰性,可谓是一举两得。
“其实,有关中小学生作业的软件两三年前就有了,学生把界面上的答案直接抄在作业本上,这就是一种变相的作业抄袭。”在市区一所中学任教的马文佩说,现在学生的作业量很大,如果老师检查作业以完成度为主,很多自制力差的学生借“作业神器”蒙混过关还是有可能的。
“我认为‘作业神器’是把双刃剑,使用它的学生必须是自律性强的。软件本身并没有问题,主要是看学生怎么使用它,是用它来学习解题思路还是全盘照抄。”从教多年的教师何启法说。不过,他还是建议学生把这类软件作为辅导工具谨慎使用:“我赞同学生去查资料,想办法解决问题,但不能不动脑筋。如果学生要是遇到不懂的问题就直接把答案抄在作业上,这样太有依赖性了,时间长了学业肯定大受影响,‘作业神器’这一类的东西要谨慎使用。”
采访中,很多学生认为,这类软件其实就是一个网络交流平台,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了遇到难题时“同学”“老师”或“家教”的角色。关键是不要把它作为求答案抄作业的捷径,而要通过它来学习解题步骤和方法,关键还是老师和家长要加以正确引导。
对于教育主管部门而言,教育并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这件事情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在各学校倡导、开展有效校本作业的研究与探索。目前,我市一些学校都有自编的、适合学生的校本作业,这无形中也减少了学生使用搜题软件来抄作业的现象。
总而言之,“作业神器”的流行,给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提出了不容回避的严肃课题:如何科学布置课余作业?如何引导学生不在自己的学业问题上弄虚作假?采访中,很多教育界人士表示,不要搞“题海战术”,以避免孩子们超负荷运转,增加他们的学习负担,甚至产生厌学情绪;不要搞“标准答案”那一套,以避免孩子们为追求“标准答案”而四处寻求帮助;尽量布置一些探究性、研究性作业,而非书面的、印刷好的作业。
没有了市场需求,“作业神器”自然难以派上用场。
《“作业神器”走俏的背后》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kaifeng.yuduxx.com/shehui/530752.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