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河南新闻 > 开封新闻 > 本地社会 >

西域古牧国 汉韵巴里坤

[摘要]巴里坤古城得胜门 松峰书院 多民族和谐的草原古城 古建筑中保留的汉文化。本版图片均由全媒体记者赵文建摄 在一个远离祖国中心的荒漠地带的边缘,隐藏着一座神秘的城市;在交通不便的群山环绕中,一座不到10万人口的小城沉淀着2000多年的历史。掀起城中的一...

巴里坤古城得胜门

巴里坤古城得胜门

松峰书院

松峰书院

多民族和谐的草原古城

多民族和谐的草原古城

古建筑中保留的汉文化

古建筑中保留的汉文化。本版图片均由全媒体记者赵文建摄

在一个远离祖国中心的荒漠地带的边缘,隐藏着一座神秘的城市;在交通不便的群山环绕中,一座不到10万人口的小城沉淀着2000多年的历史。掀起城中的一砖一瓦,移动城外的一草一木,豁然发现,这座小城竟有如此多的历史痕迹,竟存在如此多充满岁月风霜的故事。

这座小城就是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大门哈密市西北的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它坐落于东天山北侧,辖区内有新疆“第二大草原”之称的美丽巴里坤草原。作为古丝绸之路新北道上的重要关卡,这里保存着众多的丝绸之路遗址,伴随着丝绸之路而来的,还有大量的汉文化的遗迹:西汉张骞出使西域曾在此被扣押流放,班超“投笔从戎”曾在这里饮过战马,霍去病也在此屯兵驻守,唐代骆宾王赋有诗篇,这里更是留下了樊梨花、洪亮吉、纪晓岚的足迹。无数历史的尘埃成就了西域古牧国——巴里坤千百年来的辉煌,让它有了汉韵巴里坤的美名,更让巴里坤成为新疆汉民族文化的源头之一,成为了解新疆汉文化历史的一个窗口。

离开哈密市,跟随着巴里坤向导的指引,7月18日下午,“一带一路 茶和天下”汴梁晚报记者万里寻访丝茶路大型文化主题报道特别报道组一行穿过东天山山脉,经过近4个小时的跋涉,到达小城巴里坤,感受它汉哈相互交融的民族大团结,了解汉文化在此生根、发展、传播的历史故事。

成立于1954年9月30日的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是全国三个哈萨克自治县之一,由汉、哈、维、蒙等13个民族构成,其中哈萨克族占35.8%,汉族占62%。 “巴里坤拥有悠久的历史,早在 6000 多年前就有人类繁衍生息,3000 多年前就有建置记载。”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县委宣传部部长赵莉告诉记者,“巴里坤古称蒲类,是古丝绸之路新北道进入新疆的第一重镇。从古至今虽称谓不同,但却一直是中原王朝经营西域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和交通的中心。中西文化、民汉文化在这里交融荟萃,是新疆汉文化的母源地。”

据赵莉介绍,汉代初期,乌孙人在这里游牧。汉宣帝本始二年(公元前72年),汉王朝应乌孙之请,派5位将军(田光明、赵充国、田顺、范明友、韩增)领兵15万讨伐匈奴。匈奴大败,蒲类(今巴里坤地区)归属于汉朝。西汉神爵三年(公元前59年),蒲类受西域都护府管辖。唐太宗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设置蒲类县,属北庭州,为三等县,辖两乡,县域包括巴里坤湖以西的今木垒县的广大区域。巴里坤湖以东草原当时被称为“甘露川”,唐驻军筑城屯垦。“现在大河镇东头渠村东部,还保存有哈密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一处唐代古城遗址——大河唐城。”巴里坤县政协经济工作委员会主任侯光富说。史书记载,唐王朝平定高昌叛乱之后,加大了对西域的统治力度,在西域设置了西州和北庭都护府,并效仿汉代在此实行兵屯制度。而驻守在此的伊吾军士兵多为中原汉族士兵,他们亦兵亦农,屯田自给,在扼守丝绸之路东西之要冲之际,也将中原的农耕文化等汉文化流传到了这里。现在,大河唐城早已成为残垣断壁,但城内散布着的大型陶制废器和大型石磨盘遗迹,显示着当时农业生产的盛况。

在远离城池的其他军事要道上,唐军还筑了不少烽燧。驻守烽火台的兵士,大都在其周围垦田种植,值守之时,更是将中原的农耕文化和西域地区的游牧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在一起。

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后,清将威信公岳钟琪两次驻军巴尔库尔,“相度地势,建筑城垣”,修筑了著名的巴里坤汉满两城。7月22日下午,站在巴里坤汉城西门“得胜门”下,记者依然可以感受到历史给这座古城留下的生生气息。坍塌的夯实土制古城墙和依然耸立的瓮城,述说着一段流传百年的故事:清雍正九年,宁远大将军岳钟琪平定了准噶尔叛乱后,清朝在此一前一后修建了两座城池,其中西边的叫汉城,是因居民是汉族而得名,建于清朝雍正九年(公元1731年),是当时岳钟琪的军队所建造的“绿营兵城”,城墙周长4公里多,为长方形,东西长1553.5米、南北宽788.7米,西城门为德胜门,门外有翁城,现保存完好,半径为35.4米,其余三座翁城已毁;东边的城池为满城,修建于清朝乾隆37年(公元1772年),驻扎满州旗兵,城墙周长3公里、高6.6米,原来也有4个城门及四个角楼、炮台12座,垛口1161个,四门都筑有四座小翁城,随着旗兵撤离,房屋拆毁,城墙坍塌。巴里坤汉满两城首尾衔接,200多年过去了,现在目光所及之处,能看到残存的炮台、垛口。

“如果说哈密甚至是新疆地区有10代以上的汉人在此生活的话,那一定是巴里坤最多。”这是很多哈密地区市民的共同认知。乾隆至宣统的100多年间,中央政府派驻了73位总兵(相当于现在的军区司令)驻守巴里坤,在左宗棠收复新疆期间,这里成了后方根据地,为大军提供了军马、粮食等多种支持,也让更多的汉文化在此生根发芽。

在巴里坤清代粮仓遗址,记者看到这些古粮仓均为土木结构,仓顶设有通风楼,下铺木质地板,粮仓总库容近30万公斤。据史料记载,由汉、唐至清,中央政府曾多次在此屯戍。清代乾隆年间,新疆巴里坤以粮足兵多而成为新疆的大本营,屯垦良田一度8万余亩,清政府为了储备粮食和稳定粮价,从国库拿出银两购买粮食储存至此,农耕技术在此进一步发展,也让在此游牧的少数民族进一步感受到了农耕文化的先进。

离开巴里坤古粮仓遗址,采访组一行来到了巴里坤古民宅一条街。这条清代康熙至乾隆年间古丝绸之路新北道鼎盛时期开始修建的街道,到了民国末年陆续形成的巴里坤独居特色的古民宅群落,在这里既能体会到历史的沧桑厚重,还能亲眼见到汉文化建筑艺术在西域的集中体现。

“三槐堂老宅”是突然映现在采访组一行眼中的一处宅子。据当地居民介绍,这座“王氏三槐堂古民宅”已经有200多年历史了,是巴里坤县最有名气的民宅。附近的居民告诉记者,这座古宅的主人是清朝雍正七年从山西省平遥县跟随岳钟琪来到巴里坤一带平定叛乱后,留下来镇守巴里坤一带官居四品的高官。深究之后,2500公里之外的古城开封三教堂街的“三槐堂”,应与巴里坤“王氏三槐堂古民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汉文化的绵延不断由此可见一斑。

“文化最能说明一个地方的韵味。”侯光富说,“巴里坤的汉文化绝对地道。”在游牧民族地区,崇文重儒是巴里坤人充满汉味的一个标志。在清咸丰年间创立“松峰书院”,彰显了这一地区的儒道思想。“昔日战场今郡县,循良应拜富民侯”,当金戈铁马的厮杀远去之后,朗朗的书声响彻在巴里坤的高空。作为当地曾经的最高学府,松峰书院为新兴的义学和私塾培养了师资,推动了巴里坤地区教育的发展,也将汉韵深入到这一地区的骨子里。

先有关帝庙,后有巴里坤。“巴里坤是新疆庙宇最多的地方,厚重的历史文化气息随处可感。”侯光富说,“清朝政府将大批内地汉族人迁入巴里坤定居,形成新疆最早的汉文化中心。”在巴里坤,当时可以感受到典型的“大宛风味汉家烟”的情形,土地庙、药王庙、关帝庙、文昌帝君庙等100多座庙宇遍布当时的大街小巷,汉文化之兴盛可见一斑。中原文化与西域文化相互浸润体现在巴里坤建筑、民俗、饮食的方方面面,这里特有的羊肉焖饼是极佳例证:将少数民族最喜爱的肥美羊排投以鲜姜野葱红烧,再将汉族传统的薄饼铺到羊排上加盖,靠蒸气焖熟,切条与羊排一起装盘,吃时羊排酥烂醇美,薄饼金黄鲜香。巴里坤羊肉焖饼已成为闻名遐迩的新疆名小吃之一。

目前,在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境内,除了拥有1300多年历史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河唐城、3000多年历史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兰州湾子古遗址群之外,考古新发现的东黑沟古遗址的文物,也能说明中原文化与游牧文化的融合发展。


《西域古牧国 汉韵巴里坤》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kaifeng.yuduxx.com/shehui/534928.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