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4-15 08:48 我要投稿
西大寺遗址中的佛像
西大寺遗址中复原的佛像
西大寺残存遗址
西大寺洞窟残迹
在公元前10世纪的古印度大陆,佛教开始产生,佛陀示现涅槃后的数百年间,佛教传遍印度次大陆。现在,佛教对印度的影响已不及创始之时,然而,流传到中国的佛教却给华夏民族留下了宝贵的财富。虽然佛教传入中国的确切年代尚无定论,但佛教对华夏文化的影响却一直备受关注。
随着佛教的内传和古丝绸之路上东西方文化的交往,西域成为佛教较早进入的地区之一。在中国,除了熟悉的汉语系佛教、藏语系佛教、巴利语系佛教,还有鲜为人知的回鹘语系佛教。其中回鹘语系佛教对古突厥、回鹘人产生影响的时间都早于汉传佛教。
7月28日下午,“一带一路 茶和天下”汴梁晚报记者万里寻访丝茶路大型文化主题报道特别报道组一行来到北庭遗址西一公里处的西大寺,寻觅曾经在此辉煌了数百年的宗教文化,探寻在此消失了的佛教遗存。
在不少人眼中,新疆是伊斯兰教盛行的地区,然而,在伊斯兰教尚未传入新疆之时,佛教就已经在此盛行数百年之久。作为佛教在中国最早传播且长期盛行的地方,新疆地区一直到北宋初期都是中印佛教文化交流必须经过的陆路交通要道。东晋法显《佛国记》、唐代玄奘《大唐西域记》等都对新疆的佛教盛行情况有比较生动的记载。
唐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中央政府在北庭设立“庭州府”,武则天长安二年(公元702年),改“庭州府”为“北庭大都护府”。 “应运太宁寺”“高台寺”“龙兴寺”与“西大寺”先后被建起,佛教兴盛一时。
此时,在我国北方众多的少数民族中,有一支被称作回鹘的部族,他们源出匈奴统治下的丁零部落,历史上曾依托高车,也是维吾尔族(Uighur)的古代译名。后来这一部族东迁漠北,先在鹿浑海(鄂尔浑谷口)辗转流徙于色楞格河、土拉河和鄂尔浑河之间,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到七八世纪时,始以一个独立的、具有较强军事力量的民族出现于历史舞台。
天宝三年(公元744年),回鹘首领以鄂尔浑河上游的斡儿朵八里(今鄂尔浑河畔的哈喇巴喇哈逊)为中心建立了雄强一时的漠北回鹘汗国。汗国极盛时,“尽有东突厥汗国故地”,并与唐结为政治联盟,曾遣兵助唐平安史之乱,守北庭、安西。唐朝先后嫁宁国、咸安等公主于回鹘可汗。此时的回鹘汗国,社会经济仍以畜牧业为主,但由于与唐朝的绢马贸易和控制了东、西贸易的交通路线,所以,经济较以前更为发展,且兴起了城镇。漠北回鹘汗国存国近一个世纪,于9世纪40年代,因天灾人祸,为黠戛斯(今新疆柯尔克孜族和中亚吉尔吉斯人)所败,回鹘汗国灭亡。
国家灭亡后的回鹘民众除部分留于原地外,其余分为四部迁徙:一支南迁内地,后融合于唐;一支西迁新疆境内,后以高昌、北庭为中心建立了高昌回鹘王国;一支迁河西走廊,分别以甘州(今张掖市)、沙州(今敦煌市)为中心建立了甘州回鹘国和沙州回鹘国;一支远徙葱岭西,投附葛逻禄,后来以巴拉沙衮、喀什为中心建立了喀喇汗王朝。
回鹘汗国的民众在漠北时代主要信仰摩尼教,民众西迁后,由于受当地流行宗教的影响,其中高昌回鹘王国、甘州回鹘国和沙州回鹘国民众纷纷皈依佛教。于是,佛教成为9~15世纪当地回鹘民众的主流信仰,并创造出了灿烂的北庭回鹘佛教文化,其中西大寺也成为回鹘的皇家寺院。在蒙古时期,《长春真人西游记》中,丘处机曾这样记载他途经的北庭:“有龙兴、西寺两石刻在,功德尚存。”
7月31日下午,采访组一行赶到了位于北庭故城西一公里处的西大寺遗址。“北庭西大寺,又名高昌回鹘佛寺,位于北庭都护府遗址之西一公里处,西临西河坝,东面有水池,周围地势平坦,古寺为回鹘皇家寺院遗址,专供王室成员供养佛像之用。”该遗址的工作人员介绍说,“现在周边多已开发为农田。”
站在三楼平台向下观看,西大寺残迹平面呈长方形。据工作人员介绍,残存的遗址南北长约70.5米,东西宽约43.8米,地面以上全部用土坯砌筑,地面以下为夯土台基,整个建筑分南北两个部分,南面为残高0.2米~0.4米的庭院、配殿、僧房、库房等建筑群;北面为正殿,其四周筑洞窟,两部分衔接成一整体。东面有上七下八的洞窟残迹,窟内残留有高昌回鹘时期的壁画若干。建筑为土木结构。在西大寺壁画中,现存有“亦都护(高昌国王)”“长史”“公主”之像。
宋朝初期,这里寺院兴盛,宋使王延德曾“游乐于其间”。1275年,高昌王东迁时,日趋衰落。14世纪时,秃黑鲁贴木儿之子即位察合台汗,在位期间曾对高昌地区(今吐鲁番)进行“圣战”,捣毁佛寺,杀害僧侣,强迫高昌居民改信伊斯兰教,西大寺毁于一旦。15世纪以后,随着伊斯兰教的迅猛发展和回鹘佛教大本营——吐鲁番地区的完全伊斯兰化,回鹘佛教最终退出这一地区大部分民众的生活。
曾经创造了灿烂回鹘佛教文化的回鹘民族,有着自己的文字——回鹘文。公元744年立国之初,回鹘民众使用的是突厥卢尼文,大约公元8世纪后期,摩尼教输入回鹘并被定为国教后,回鹘开始受粟特文化影响,创制了回鹘文。从9世纪中期直至15世纪,回鹘文在新疆及河西走廊地区广泛使用,统治新疆、中亚乃至东欧诸地的察合台汗国、金帐汗国和帖木儿帝国也都曾采用回鹘文作为官方文字。
新疆回鹘佛教信仰区的伊斯兰化的变故给回鹘文化带来了巨大影响,大约自15世纪始,回鹘文逐渐被阿拉伯文所取代,至17世纪后完全被弃用,最终成了不为世人所知的“死文字”。由于现存其他文字的史书对回鹘民族进入今新疆以后的历史和佛教传播情况记载甚少,从而造成人们对古代回鹘缺乏了解的情况。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西域、敦煌考古工作的展开和大批古回鹘文献的发现,才为揭示回鹘历史和宗教文化的本来面貌提供了新的资料。
现在的西大寺遗址中,殿窟内残存有佛、菩萨、罗汉、天王等塑像,壁画内容主要为千佛、菩萨、护法、经变故事,间有回鹘文、汉文题记,为研究维吾尔族的古代宗教、文化、艺术、语言文字和建筑技术等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实物资料。由于出土大量回鹘时期的壁画及回鹘文题记,历史价值极高,吸引了世界各国大量专家、学者及游人。
本版图片均由全媒体记者赵文建摄
《汴梁晚报记者万里寻访丝茶路:曾经辉煌的北庭西大寺》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kaifeng.yuduxx.com/shehui/588374.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