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2-16 08:55 我要投稿
最近,央视晚间一档以传播文化为宗旨的综艺节目《朗读者》犹如一股清风袭来,沁人心脾。节目中,嘉宾以朗诵的形式,让曾经打动过甚至改变过自己生命轨迹的文字,随着荧屏潜入千家万户。这种文化陪伴,赢得了观众的共鸣。今天,我们也通过朗诵,聆听一位老人的故事。他叫张美琳,已是古稀之年,从小钟爱朗诵,朗诵让他的世界熠熠生辉。用他的话说,朗诵能让他带着那些让他不再彷徨的文字,走向不再孤立的大千世界。
意外之喜 打开人生的另一扇窗
说起朗诵,张美琳的启蒙老师是他的父亲。他父亲是一位文字编辑,喜欢听京剧,也喜欢朗诵。张美琳从小就听父亲朗诵文学经典,甚是喜欢;也经常听父亲讲起第一代播音艺术家夏青老师。10岁时,张美琳到父亲单位玩,收音机里正好传来夏青播放新闻的声音,他瞬间被这声音吸引住了。“夏青的声音让人感受到了什么是严谨庄重、什么是稳健大度,让人心潮澎湃。他读出的文字是那么有力量,让人着迷。”张美琳说。从此以后,朗诵便走进了他的生活。也正是因为朗诵,他的人生轨迹被改变了。
说起走过的70年,张美琳用“曲折”来形容。16岁初中毕业时,张美琳到省技校上学;17岁时,回到尉氏当了一名电影放映员;18岁时,带薪到省电影技术学校学习;21岁时,因为身体条件好,加上他的播音在开封已小有名气,他顺利参军进入沈阳军区。
但是,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在部队,张美琳从没有放弃学习朗诵。中学时,他省吃俭用买了一台电子管收音机,可以天天听夏青的声音了。说起自己的第一台收音机,张美琳自豪的神情中夹杂着些许心酸:“那时谁家能有一台收音机是很了不得的事情。但为了这台收音机……罢了,不提了。”
张美琳说,此后,只要有时间,他就学习、研究朗诵并收集与之有关的资料。他听王刚的小说连载,向话剧演员、配音演员、相声演员学习。最让他刻骨铭心的一次是在珍宝岛自卫反击战中。那是1969年3月,苏联军队几次对黑龙江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中国一侧的珍宝岛实施武装入侵,并向中国岸上纵深地区炮击。中国边防部队被迫进行自卫反击。张美琳有幸参加了这次战争。在-30℃的冬天,跟敌人斗智斗勇了一天的张美琳为了能够学习朗诵,站在露天的广播下听夏青播新闻。“尽管我整个人都冻僵了,但心里是美的。”张美琳说。在部队里,大小活动都由张美琳张罗,这也给了他锻炼的机会。
1973年,张美琳从部队退伍后回到开封,因为播音朗诵技术好,几家单位抢着要他。为了能够更好地学习,张美琳选择到开封广播站当播音员。这对于从未系统学习过播音的张美琳来说是件再开心不过的事情。可由于种种原因,张美琳在开封广播站仅待了不到一年。之后,他到开封联合收割机厂上班。20世纪末,开封联合收割机厂倒闭,张美琳下岗了。为了生计,他一早骑车从东郊到西郊给几家单位维修电路,晚上回家还要学习朗诵到深夜。“年轻时也没有爬高上梯,50多岁了又……唉,没办法,为了给俩闺女挣学费,我啥活儿都干过。”张美琳说。
跬步千里 细流汇成知识的海洋
说起这几十年的学习朗诵之路,张美琳颇有感触。每当在广播或者电视上听到、看到好的播音和朗诵表演时,他都会录下来,然后把录好的带子放到录音机或者电视里,听一句,记录一句。至今,他已经录了800多盘录像带和2000多盘录音带,记录的纸质资料也堆满了好几个书柜。
在张美琳家里,记者看到,每一盘录像带、录音带上面都有他手写的关于朗诵的名字、作者、时间等内容。墙壁上的装饰画也都是关于朗诵和播音的,有夏青老师的画像、各个时间段关于朗诵和播音的报纸剪纸。记者发现了一张早已泛黄并装裱着的发声图。“这是我最宝贵的东西,放了几十年了。”原来,这是夏青辅导张美琳时为他画的发声图。说到这里,张美琳声情并茂地朗诵起了《岳阳楼记》《春江花月夜》。记者能想到的名篇,他都信手拈来。不管朗诵的内容是几十字还是1000多字,张美琳都烂熟于心。
张美琳不好意思地对记者说:“我初中毕业,很多文学经典理解起来有些费劲。但我从不灰心,因为我相信勤奋来自于兴趣,勤奋能出天才。我理解不了、记不住了,就一字一句地多写几遍。”记者在他的书桌上看到了他用废旧烟盒、酒盒等硬纸写的古诗词。每一片废旧硬纸都被他用铅笔打上了整齐的格子,格子里写满了工工整整的字。他散步、坐公交车时,都随身携带。“他们都说我是个疯老头,到哪儿都在念叨着。”张美琳笑着说,“不过,这么多年,我的书法也进步不小,因为我每天都在写字。”交谈中,张美琳话语睿智而又不失风趣幽默。说到动情处,他还会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朗诵起他喜欢的古诗词。
真情熔铸 朗诵饱含做人哲理
这些年来,张美琳不辍的学习追求给予他厚重的底蕴,从而迎来了厚积薄发的今天。
如今的张美琳已是桃李满天下,慕名而来的学生太多了,以至于他自己都记不清了。尽管已为人师,但张美琳一直不间断学习,有空就到河南大学、开封大学甚至外地的大学旁听有关播音朗诵的课。当然,名声响了,演出自然就多了起来,如今张美琳时常奔波在各个舞台上。不仅如此,他的美名还走出了开封。2000年年初,山东两所专科学校特聘张美琳为老师,为其学校播音专业的学生授课。
朗诵带给了张美琳美名,还让他变得豁达、从容。很多时候,讲课、演出是没有酬劳的,但每一次朗诵或者讲课,他都认真准备。每每为了一场活动,他提前一周甚至两周就开始准备。“人老了,记性不好,我得反反复复地背、反反复复地写才能记住这千把字。人虽然老了,但心不能真老。”说完这话,张美琳笑了。
现在,张美琳还有一个任务——传承。“我要把所积累的知识、经验和感受传授给孩子们,让他们将棒子接下去。”张美琳说。这些年来,张美琳经历了太多的风风雨雨,这一切都将成为课堂上生动活泼的案例,激励着孩子们不畏艰辛、奋勇前行。
一人、一书,在知识氤氲的校园里悉心朗诵,这是何等美好的画面,这是张美琳所向往的。正如他所说:“我的一生离不开朗诵,它成就了我。”河大退休教授樊逢贤先生听了张美琳的朗诵后,曾给他写了几句话:“声如洪钟,韵似古筝。夏青风范,四座皆惊!”的确,张美琳的朗诵有血有肉接地气,犹如清澈的山泉水泡出的一壶绿茶,清新自然、荡涤灵魂。从他的朗诵里,我们也看到了他熠熠生辉的精神世界。
(本版图片由张美琳提供)
《张美琳 朗诵,让他的世界熠熠生辉》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kaifeng.yuduxx.com/shehui/784485.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