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10-18 09:50 我要投稿
工作由“软任务”变成“硬指标”、成绩由“自家夸”变成“大家评”,在推进基层四项基础制度建设中
开封用观摩评比测出“党建GDP”
记者董帅奇报道 摆在桌面上的差距、高下立判的评分,让人手心冒汗、心跳加速——采用项目观摩方式考核绩效、压实工作,在经济建设领域中已经很常见。可是你听说过,在党建这一相对难“量化”的领域,也采取类似的观摩评比办法吗?这不,10月12日刚刚结束的全市基层四项基础制度观摩活动,就让许多领导干部着实“紧张”了一把。
市、县两级分管基层四项基础制度建设工作的领导悉数参加,15家相关市直部门负责人全部到场。观摩开始前,市委就给各县区定下规矩:观摩要讲眼见为实,工作干得怎么样,光嘴上说不行,还要拿出实实在在的东西来。在各个观摩点,乡镇、村(社区)干部还要现场接受观摩组的询问。一位在基层工作多年的乡镇干部,原以为对所分管工作已驾轻就熟,没成想,遇到观摩组成员接二连三的追问却卡了壳,急得直冒汗。事后,他不无感慨地说:“多一双评判的眼睛,就多了一次发现差距的机会。”
70多位观摩组成员,一路走、一路看、一路议,并不时打开手中的评分表打分,对每个观摩点的“优、良、中、差”作出量化评价。基层四项基础制度,每项制度一张表,每张表又从8个维度量化评分。市委组织部部长何伟说:“每个观摩点的最终得分,不仅要公开通报,还要纳入各县区党委‘一把手’抓党建主体责任考核,产生实实在在的‘党建GDP’。”.
一天半的观摩、走遍全市18个观摩点,观摩组一分钟也不敢耽搁,吃饭像打仗,连午休也省了。对于大家来说,沿途涌现的基层四项基础制度建设的新亮点,所到之处群众脸上发自内心的笑容,就是最好的“提神剂”——有的社区开展点亮“微心愿”活动,引导社区群众用“众筹”力量扶危济困;有的县区开通了便民服务微信公众号,群众手指一点,即可享受到“互联网+”带来的高效便捷服务;有的村建立了“民事帮办”制度,让村民发挥特长互帮互助,实现了邻里间的守望相助……
通许县是全省的示范点,不过一天半的观摩下来,却让该县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荧心中多了一份沉甸甸的压力:“观摩评比是比学赶超的擂台,让我们学到了兄弟县区的好经验,同时也产生了一份快马加鞭的紧迫感。”
采取类似项目观摩评比、量化打分的方式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在全省各地尚属首次,在全国也不多见。“过去党建工作被许多人视为无法量化的‘软任务’,成绩很多时候也通常由各单位‘自家夸’,我们在四项机制建设工作中探索观摩评比、量化打分的办法,就是要着力解决这一问题。”市委副书记黄道功说,开封将把这一好做法坚持下去,结合全市党建工作重点,每年定期组织观摩评比活动,使之成为从严从实抓党建的有效载体。
《开封用观摩评比测出“党建GDP”》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kaifeng.yuduxx.com/shizheng/260074.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