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河南新闻 > 开封新闻 > 时政新闻 >

开封日报回眸2015年终特刊:开封十大文化盛事纵情享盛宴 巨笔写华章

[摘要]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再次花落我市 【回放】今年年初,文化部正式公布2014~2016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名单。凭借盘鼓及朱仙镇木版年画的传统优势,祥符区(原开封县)及朱仙镇双双再度荣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 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是1987年...

“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再次花落我市

【回放】今年年初,文化部正式公布2014~2016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名单。凭借盘鼓及朱仙镇木版年画的传统优势,祥符区(原开封县)及朱仙镇双双再度荣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

“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是1987年文化部为推动民间文化艺术事业的繁荣发展、丰富活跃基层群众文化生活而设立的一个文化品牌项目。

祥符区盘鼓文化历史悠久,自20年前挖掘、整理、组建第一支民间盘鼓队以来,祥符区盘鼓以其独特的艺术观赏性和震撼力,先后获得22个国家级比赛金奖。朱仙镇木版年画是中国木版年画的鼻祖,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评析】创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是一项惠民利民工程,有助于推动中国民族民间文化的普及和发展、丰富广大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保障基层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利用好“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这个品牌,不但可以盘活优秀的民间文化资源,而且能进一步推进我市县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端午文化周 两宋花朝节顺利举行

【回放】6月16日上午,由中国诗歌学会、中共开封市委宣传部主办的2015中国(开封)端午文化周在清明上河园景区开幕,两岸三地十大诗人齐聚清园,共话端午文化。 端午文化周为期7天,活动一直持续至6月22日。其间,清明上河园景区100多项民俗活动,在端午文化周期间每天都轮番上演。端午特色演艺活动“汴河竞标”龙舟赛、端午迎送雄黄酒和大宋端午科考等备受游客欢迎。

4月15日,由开封市人民政府、杭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15两宋花朝节(开封·杭州)在龙亭公园盛装开幕。本次花朝节历时一个月,一直持续到5月15日,花展以“花开盛世 春满宋都”为主题,以两宋文化为核心,以突出开封和杭州一脉相承的历史文脉为主线,以两地园林小品为载体,为广大游客营造出古城春韵、百花争艳的盛世景观。

【评析】2015中国(开封)端午文化周期间,很多游客纷纷表示,以前只知道端午节有龙舟赛这一项活动,没有想到还有这么多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让人大开眼界。杭州和开封同为宋朝的都城,同根同源、一脉相承,通过两宋花朝节的举办,两市以情相寄,以花为媒,在经济、文化、旅游等领域进一步加强合作,为建设美丽家园、幸福城市做出了共同的努力。

2015中国(开封)清明文化节成功举办

【回放】4月2日, 2015中国(开封)清明文化节开幕式在清明上河园举行。本届清明文化节以“宋韵清明、美丽开封”为宣传主题,围绕“春景、茶香、思念、踏春”,以庄严的传承薪火仪式为序,融舞蹈、戏剧表演、情景表演于一体,营造出一幕幕温暖感人的画面,让人们体味清明文化的浓郁,抒发对至亲故友的哀思,表现家国祭祀的情怀。

伴随着开封打造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的脚步,中国(开封)清明文化节举办了七届,已经成为在国内外具有广泛影响、宋文化特色鲜明的品牌节会。

【评析】一直以来,我市都在以更加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更具传统韵味的文化特色、更显开封气派的文化品位、更具时代魅力的文化形式,持续提升清明文化节水平,向海内外展示了中国清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展现了古都开封宋韵春色、盛世清明的如画美景。丰富的节会内容引人入胜、丰硕的招商成果令人欣喜,清明文化节这一品牌节会,扩大了开封作为清明文化传承基地的影响力,促进了宋文化的传承创新,对于弘扬传统文化、宣传开封、带动旅游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2015第二届“诗兴开封”国际诗歌大赛举行

【回放】由市委宣传部和加拿大中华文化研究院共同主办,开封诗歌学会、开封新枫华公司承办的2015第二届“诗兴开封”国际诗歌大赛,自6月20日正式启动,截至9月20日,共收到来自海内外的作品1531篇。10月31日,2015第二届“诗兴开封”国际诗歌大赛评选结果将揭晓。

把诗歌艺术融入开封文化复兴和社会发展大潮,以诗歌为媒介展示开封日新月异的发展成就,推动开封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是举办“诗兴开封”国际诗歌大赛的初衷。大赛影响广泛,不但有国内诸多省市的著名作者参赛,而且吸引了来自美国、马来西亚、新加坡以及我国香港、台湾的诗歌爱好者。他们以开封文化历史名城为根源,用诗人、作家的慧眼发现和赞美充满激情、饱含诗意的开封。

【评析】八朝古都开封,一方面正向着智慧城市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又很好地保留了传统的历史文化底蕴,那些闪烁着历史荣耀的遗迹、文物一次次吸引着世界的目光,也一次次激发了诗人们的创作欲望和灵感。举办国际诗歌大赛,让诗歌的光芒在开封闪亮,这是一个伟大的创意,其深远意义已不再局限于诗词本身,而正日益成为一项影响广泛的文化工程,必将会在开封文化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罗王虎丘岗遗址考古发掘工作正式启动

【回放】今年5月初,国家文物局正式批复祥符区(原开封县)罗王虎丘岗遗址考古发掘工作,并颁发考古发掘证照,这标志着罗王虎丘岗遗址考古发掘工作正式启动。这次考古勘探对于研究夏都老丘、开封早期历史有着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

罗王虎丘岗遗址位于祥符区(原开封县)罗王乡王陈寨村、何寨村、朱寨村3个村庄之间的岗地上,系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通过试掘,在罗王虎丘岗遗址内发现了大量的大汶口、龙山、二里头、早商、晚商、西周、东周等文化遗迹和遗物。遗迹主要以灰坑、墓葬、房址、夯土等为主,遗物有陶器、石器、骨器、蚌器、青铜器、瓷器、铁器、砖瓦等。通过调查和试掘,考古队搞清了虎丘岗遗址的范围、文化堆积现象等,并获得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评析】罗王虎丘岗遗址考古发掘工作正式获得国家文物局的批复,再一次证明了该遗址的重要性,为后期实施遗址保护、展示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和科学依据。罗王虎丘岗遗址考古发掘工作的正式启动,将为研究祥符区(原开封县)乃至开封夏、商、周时期的历史、文化、社会、民族等多方面提供宝贵的历史资料,对进一步研究八朝古都开封的历史文化、深入挖掘开封早期历史特别是夏都老丘历史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

开封评出首届文化产业十佳年度人物

【回放】6月25日,开封市首届文化产业十佳年度人物颁奖暨“开封文化+”座谈会在开封日报报业集团举行。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载飞出席会议并为开封市首届文化产业十佳年度人物颁奖。

开封市首届文化产业十佳年度人物评选活动自2014年12月15日正式启动,共评选出开封市首届文化产业十佳年度人物12人(其中分别有两人得票并列)。他们是周旭东、洪骋远、谢东伟、叶永明、杜惠玲、范圣坤、陈连义、王书元、李济民、杨惠君、徐颂文、袁志强。颁奖活动举行后,还举行了“开封文化+”座谈会,十佳年度人物评选活动主办单位领导和十佳年度人物围绕“开封文化+”分别发言。

【评析】当前,开封经济进入发展机遇期,文化产业项目也正在如火如荼实施之中,一大批为开封经济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领军人物和文化产业风云人物应该受到表彰。这对于展示一年来我市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成果,表彰先进、树立榜样,引导和激励全市文化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来讲意义重大。让文化产业领军人物围绕“开封文化+”谈谋略、说思路,理清了开封进行文化、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新思路,为开封全面推进“文化+”行动计划打好了理论根基、提供了实践依据。

开封建业铂尔曼酒店落成

【回放】10月8日上午,2015年全市十大重点文化项目之一开封建业铂尔曼酒店正式落成。

开封建业铂尔曼酒店位于开封古城墙内西北角,是一家园林湖景度假型酒店,由河南建业集团投资建设,采取国际性建设标准,由全球领先的酒店管理集团雅高集团负责运营,经营团队、管理理念、运作方式直接与国际接轨。酒店拥有186间装修精美的客房,巧妙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理念与现代设计风格,每一个空间都蕴含着宋文化元素的神韵与当代艺术精神的光泽。

开封建业铂尔曼酒店按照开封打造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的标准建设、管理、运作,力争以优质服务树一流品牌,努力打造开封“文化+旅游”升级版,为加快建设“四个开封”和河南省新兴副中心城市注入新的活力和生机。开封建业铂尔曼酒店自开建之日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强力推进、优化服务,项目的推进汇聚了方方面面的支持和心血。

【评析】开封建业铂尔曼酒店是一个体现“文化+”内涵的精美作品,为古都开封又打造了一张亮丽的城市文化名片。它的圆满落成得益于“天时、地利、人和”三大要素,适逢河南加快城镇化进程、开封古都复兴的历史背景。开封建业铂尔曼酒店的落成是建业复兴古都、促进区域经济文化发展的责任承担。作为八朝古都,开封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为开封建业铂尔曼酒店的文化传承与艺术彰显奠定了环境基础。

中国开封第33届菊花文化节成功举办

【回放】10月17日晚,中国开封第33届菊花文化节开幕式在清明上河园举行。本届菊花文化节以“菊韵开封,美丽中国”为主题,菊花布展进一步体现了特色化、国际化、产业化,主会场设在龙亭湖风景区,另设8个分会场,全市布展菊花205万盆。

本届菊花文化节期间,各种以“菊”字开头的文化活动此起彼伏。20项重要活动中,仅文化活动就达16项。菊花文化节突出开封崛起的态势,突出“双+”行动的实施,突出合作开放的共赢,融入市场化运作和会展经济新的增长点,全力在菊花观赏、文化活动、对外宣传、城市形象、开放合作、旅游推介、“互联网+”和“文化+”行动计划等方面实现提升和突破。

菊花文化节期间,我市还举办了2015年中国收藏文化(开封)论坛系列活动。

【评析】今年的菊花文化节期间,古城开封各个景区和大街小巷菊花凌风绽放,文化活动如万花筒般异彩纷呈,“一带一路”城市旅游联盟在开封成立,让丝路上弥漫着菊香,“互联网+”和“文化+”理念找到了“实验场”,海内外媒体对开封更加关注。菊花文化节,助推了开放招商、带动了文化旅游、提升了城市形象,在建设“四个开封”和河南省新兴副中心城市的画卷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我市9个村落入选河南省传统村落名录

【回放】今年10月,省住建厅、省文化厅、省文物局、省财政厅、省国土资源厅、省农业厅、省旅游局七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公布第三批河南省传统村落名录的通知》,经省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专家委员会按照住建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印发的《传统村落评价认定指标体系(试行)》评审,我市杞县葛岗镇古空桑村、通许县冯庄乡杨庄村、通许县长智镇岳寨村、通许县长智镇后七步村、通许县孙营乡南李佐村、祥符区朱仙镇估衣街村、祥符区朱仙镇西街村、祥符区杜良乡国都里村、尉氏县洧川镇南街村9个村落入选第三批河南省传统村落名录。

【评析】传统村落,村落形成较早,拥有较丰富的文化与自然资源,具有一定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经济、社会价值。2012年9月,国家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专家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决定,将习惯称谓“古村落”改为“传统村落”,突出其文明价值及传承意义。传统村落中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是中国农耕文明留下的最大遗产。传统村落凝结着历史记忆、反映着文明进步,不仅具有历史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功能,而且对于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等具有重要价值。

2015开封“文化+”高端对话举行

【回放】12月19日,由光明日报社主办,开封市委、市政府承办的2015开封“文化+”高端对话在开封举行。高端对话以“‘文化+’引领古都开封重现辉煌”为主题,国内知名理论专家、实业家围绕开封“文化+”战略研究探讨,进一步丰富完善开封“文化+”理论体系,增强理论自信,指导和帮助开封进一步做大做强文化产业,更好地实现开封文化与产业发展的融合,引领城市转型和产业升级,助力开封“十三五”开好头、起好步。

【评析】开封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实施“文化+”战略可以让历史文化体现出应有的价值。一个小小的加号,架起了文化与旅游、城建、会展等开封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桥梁,吹响了带动、助推相关产业转型升级的号角。“文化+”就是文化与相关产业的深度融合,促进文化大繁荣大发展,促进相关产业转型升级。开封率先提出“文化+”,体现了开封市的胆气和底气。“文化+”理念的提出,是一项科学、客观的决策,立足大局和责任,着眼实践和思考,体现了人文情怀和对文化的深切关注。


《开封日报回眸2015年终特刊:开封十大文化盛事纵情享盛宴 巨笔写华章》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kaifeng.yuduxx.com/shizheng/317266.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