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4-27 10:51 我要投稿
记者魏东柱报道 2月24日21时至22时,市委书记吉炳伟应邀做客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大型主题直播节目《政务直通》设在开封广播电视台的广播直播间,以《“文化+”:古城复兴新引擎》为题,接受主持人专访,并与听众和网友互动交流,畅谈“文化+”理念为开封发展注入的新动力、带来的新气象。
首先向全国听众介绍开封基本情况时,吉炳伟用了四个关键词:古城、名城、水城、花城。他说,开封是一座古城,是著名的八朝古都,迄今已有4100多年的建城史;开封是一座名城,是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开封是一座水城,“一城宋韵半城水”是对开封的真实写照;开封是一座花城,菊花是开封的市花,每年菊花文化节开封“满城尽带黄金甲”。
开封2015年在全国所有地级市中率先提出“文化+”理念。关于开封为什么提出“文化+”,吉炳伟指出,从外因看,是受“互联网+”的影响;从内因看,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新常态下要寻求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培育经济发展的新业态,在这个背景下“文化+”应运而生,“文化+”可以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新动力。
开封的“文化+”究竟“加”了哪些?又是怎么个“加”法呢?吉炳伟说,开封实施了“文化+旅游”“文化+城建”“文化+会展”“文化+工艺设计”“文化+餐饮”“文化+健康养老”“文化+体育”“文化+农业”“文化+工业”“文化+市场”10个专项行动。
关于“文化+”的概念,吉炳伟指出,通俗地讲,“文化+”是文化与相关产业的深度融合,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促进相关产业转型升级。“文化+”内涵有三句话:文化是基础,融合是关键,转型是目的。
提到开封在“文化+”具体实践上的经验,吉炳伟认为践行“文化+”理念主要有四点:统筹协调、政策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
对于开封“文化+”的发展,吉炳伟谈到了期望和目标。他说,希望“文化+”能够成为开封经济发展新引擎,使文化产业成为开封的主导产业,实现三个“做大做强”目标。一是做大做强文化事业。“文化+”,文化是基础,没有文化事业的发展就谈不上“文化+”,今年开封规划馆、博物馆、美术馆等都要加快建设。同时,我们组织策划出版了《文化开封》丛书,对开封文化的根脉进行了全方位梳理。二是做大做强文化产业。要使文化成为新的引擎和增长点,必须把文化做成产业。目前,我们正在建设宋都古城文化产业园区和朱仙镇国家文化生态旅游示范区,就是要把文化产业做大做强。三是促进相关产业转型升级。通过“文化+”,让开封的工业更有动力,农业更加优雅,城建更有内涵,健康产业更能让老百姓接受等,促进相关产业发展壮大。
吉炳伟说,“文化+”,无限大。就开封的名字而言,“开”就是开放、创新,“封”就是坚守、传承。如果给开封制作一张宣传名片,名片上面可以写上16个字:“千年古都、菊乡水城、文化开封、魅力无穷。”
本期节目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中共开封市委主办,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河南记者站、河南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广播、开封广播电视台承办。
《让“文化+”成为开封复兴新引擎吉炳伟应邀做客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大型主题直播节目《政务直通》》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kaifeng.yuduxx.com/shizheng/382666.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