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5-28 09:23 我要投稿
全媒体记者董帅奇报道 轰鸣的机器、穿梭的车辆、忙碌的工人……2月15日,杞县大用饲料厂项目正在加班加点施工,作为总投资26亿元的大用肉鸡产业化项目的重要一环,该项目建成投产后,将加速集饲料、繁育、养殖、屠宰、加工于一体的肉鸡全产业链条的形成,有效提升开封农业产业化水平。乘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东风,一系列重点项目、改革举措密集落地,我市现代农业发展正开启“加速跑”。
下好改革先手棋。2016年,我市制定出台了种养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专项行动方案,大力发展优质小麦、优质花生、优质草畜、优质果蔬、优质大蒜,着力推进农业布局区域化、经营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发展产业化,全市新认定农业特色产业示范基地4家,新认定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24个、无公害农产品34个,畜牧产业布局调整和养殖业标准化升级改造进一步加快,新增国家级标准化养殖场5家、省级生态养殖示范场8家,畜牧业综合评定居全省第2位。农产品供给的结构进一步优化、层次进一步提升,有效满足了市场需求。深入实施科教兴农战略,认真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尉氏县、杞县成功申报“河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县”,为农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做足产业大文章。2016年以来,我市坚持用“工业化”的理念发展农业,大力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围绕生猪、肉鸡、肉牛、大蒜等优质农产品,重点打通9条农产品全产业链,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同时积极探索多种交叉融合方式,培育农村电商、农产品定制等“互联网+”新业态,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截至目前,全市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增加到19个,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21家,家庭农场达到1058家。
夯实发展大基础。2016年,我市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新增改善有效灌溉面积30万亩,完成“油改电工程”供电台区634个,全市高标准粮田达到164万亩,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达到80.6%,这为粮食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2016年,全市粮食总产量达283.9万吨,粮食生产再夺丰收。我市继续开展“清洁家园·美丽乡村”活动,创建美丽宜居乡镇30个、美丽宜居村庄100个,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完成农村公路“三年行动计划”,新改建农村公路1932公里,改造危桥3373延米,交通便利性显著提升。一系列打基础、利长远工作的稳步实施,推动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持续改善,为农业的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开封现代农业发展开启“加速跑”下好改革先手棋 做足产业大文章 夯实发展大基础》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kaifeng.yuduxx.com/shizheng/612086.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