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河南新闻 > 开封新闻 > 时政新闻 >

砥砺奋进的五年·开封巨变:以“新”出彩 开封在行动

[摘要]开封工业蓬勃发展。 日新月异的开封新城。图片由全媒体记者刘睿恒提供 900年前,北宋画家张择端一幅《清明上河图》,定格了古代开封的盛世繁华。 900年后,承载着历史的厚重与沧桑的开封,在古与新中相生相融、在开与封中找到自我,以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

开封工业蓬勃发展。

开封工业蓬勃发展。

日新月异的开封新城。

日新月异的开封新城。图片由全媒体记者刘睿恒提供

900年前,北宋画家张择端一幅《清明上河图》,定格了古代开封的盛世繁华。

900年后,承载着历史的厚重与沧桑的开封,在“古”与“新”中相生相融、在“开”与“封”中找到自我,以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引领,实践着时代的创新与超越,绘就了现代开封的绝美画卷。

自贸试验区建设 引领开封改革创新

2017年4月1日,自贸试验区开封片区正式挂牌,举世瞩目,既不沿海又不沿边的八朝古都开封由此站在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

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自贸试验区的核心任务是开展制度创新。自贸试验区开封片区围绕“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的目标,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紧紧盯住“放管服”三个方面,不断加大创新力度,着力打造内地政策洼地、服务高地。短短百天的时间,已构建出具有开封特色的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体系,不少领域更是走在了全国、全省前列。

自贸试验区开封片区在全国首家实行“二十二证合一”,形成河南自贸试验区首个成功案例,将多部门、多窗口办事压缩至一个窗口,将110页各种申请材料整合为一套表格,将全流程办理时限50个工作日压缩为3个工作日。5月26日,在国务院全面推进“多证合一”电视电话会议上,开封市全面介绍了“二十二证合一”的经验做法,开封“二十二证合一”改革走向全国。

针对难点问题最集中、反映最强烈的企业投资项目审批领域,自贸试验区开封片区在全省率先启动承诺制试点工作,并在恒大童世界中小学项目上进行试运行,初步经验已上报省里,有望推出继“二十二证合一”后又一项有重大影响的制度创新成果。

自贸试验区开封片区建立完善了以“双随机”抽查为核心的综合监管平台,集中录入随机抽查事项清单319条、市场主体844个、执法人员信息263条,打通各数据对接端口,做好信息共享、互联互通,推出了综合监管、双智能监察、双告知推送、双随机抽查等六大创新举措。同时,建立了“自贸通”企业服务平台,实施“专家+管家”式服务,运行高效顺畅。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实行“一门集中、一口受理、一网运行、一链监管、全网审批”的政务服务新模式,打造“全区一张网”。

自贸试验区开封片区制度创新激发了市场活力。截至7月10日,开封片区新注册企业900多家,是挂牌前的3倍多,其中国际国内500强企业20多家;新增注册资本318亿元,亿元以上注册企业34 家、注册资本187.72亿元。

“互联网+”“文化+” 推动开封提档升级

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互联网与各领域的融合发展,正对各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着战略性和全局性的影响。

自从“互联网+”战略上升至国家层面以来,“互联网+”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为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开封积极践行创新发展理念,第一时间制定了“互联网+”三年行动计划,成立了高规格的领导小组,成立了开封智慧城市发展公司,会聚吸纳了一批高层次专业人才,以强有力行动打破“信息孤岛”,建设开放共享的数据平台。

2015年,开封建成的全国首个“互联网+文化”智慧城市、全国首个全城真人导游O2O平台以及功能强大的“中国开封”官方微信平台,成为网络大咖们津津乐道的话题;腾讯研究院发布的《河南“互联网+”指数蓝皮书》显示,开封“互联网+”指数居全省第2位、全国第35位,并入选全国最具“互联网+”投资潜力城市前10名。

2016年,开封启用了全省首批24小时便民自助服务终端“市民之窗”,将日夜不打烊的一窗式便民服务融入5分钟社区生活圈。

2017年3月,开封初步建成了全市线上线下一体化网上政务服务平台,统一服务入口,全面公开政务服务事项,市本级实现行政审批服务事项100%网上办事。如今,开封企业和市民已经享受到“互联网+”带来的实实在在的便利,更加深刻的变革也正在开启。

受“互联网+”启发,开封在全国率先提出“文化+”战略,推动文化与相关产业的深度融合,促进文化大繁荣大发展,促进相关产业转型升级,形成更广泛的、以文化为基础条件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

随着“文化+旅游”“文化+城建”“文化+会展”“文化+工艺设计”“文化+餐饮”“文化+健康养老”“文化+体育”“文化+农业”“文化+工业”“文化+市场”10个专项行动的全面展开,文化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正在全面融合、推动开封发展全面升级——

“文化+旅游”:张择端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中的场景被“搬到”现实中,造就了闻名遐迩的清明上河园。如今,清明上河园已跻身全国人气最旺文化主题公园之列,还成为河南首个上市景区;

“文化+会展”:开封两大国家级节会清明文化节、 菊花文化节,经过多年精心打磨,游客人数和文化旅游综合收入持续增长,成为“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的典范;

“文化+城建”:书店街、鼓楼街、马道街、双龙巷、大宋御河等历史街区的改造工作精雕细琢,曾经破败不堪的老街、污水横流的臭河沟,重新焕发出原有的文化光彩,并带动城市环境和产业形态提档升级;

…………

在我省加快构筑全国重要的文化高地的过程中,开封勇当领头羊,正以“文化+”战略为引领,加快构筑文化高地示范区。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开封转型发展新引擎

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创业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当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成为时代鲜明主题。我市抢抓机遇,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作为加快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情,让创新活力竞相迸发。

2015年,我市在全省率先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出台一揽子优惠政策,每年设立不低于1000万元的专项资金,用于支持众创空间等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和各类创新创业活动的举办,迅速催生出开封众创空间、河大创新创业孵化园、开大创新创业孵化园、文化创意中心、国安创客空间等一批新型创新创业平台,创新创业正以星火燎原之势在全市蓬勃兴起。

2016年,我市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工作目标、重点任务、政策措施、保障机制等,努力在全市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局面,以创新创业汇聚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动能。

与此同时,我市进一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市场活力不断得到释放,百姓创业门槛降低,创业热情持续高涨,截至2016年年底,全市(不含兰考县)实有各类市场主体18.9万户,同比增长19.53%;实有资本2509.9亿元,同比增长33.13%。

如今,开封大地创新创业浪潮涌动,能量加速释放,已成为开封经济发展和城市转型的新引擎。

开封工业蓬勃发展。


《砥砺奋进的五年·开封巨变:以“新”出彩 开封在行动》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kaifeng.yuduxx.com/shizheng/703411.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