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河南新闻 > 开封新闻 > 时政新闻 >

砥砺奋进的五年·脱贫攻坚记者蹲点:邹寨村 脱贫致富路上信心十足

[摘要]8月22日,杞县苏木乡邹寨村新建的文化广场上,以文明、和谐为主题的墙体宣传画格外醒目。广场的南边是一片玉米地,绿叶苍翠,棒子饱满,一派丰收的景象。就是这片玉米地,等收割完毕,一条通往省道325的2.2公里出村道路就要开工建设了。这条路是村民们盼望了...

8月22日,杞县苏木乡邹寨村新建的文化广场上,以文明、和谐为主题的墙体宣传画格外醒目。广场的南边是一片玉米地,绿叶苍翠,棒子饱满,一派丰收的景象。就是这片玉米地,等收割完毕,一条通往省道325的2.2公里出村道路就要开工建设了。“这条路是村民们盼望了好久的公路。”杞县财政局派驻该村的第一书记李海涛告诉记者。这条道路修建起来,邹寨村的村民再也不用七拐八绕地多跑几里地出村了。

邹寨村全村214户家庭,686口人,贫困人口52户、165人。大多数村民以种植小麦、大蒜、玉米等传统农作物为主要经济收入。驻村第一书记和市消防支队驻村工作队来到这里之后,充分享用国家各项扶贫政策,动员全村贫困人口积极参与扶贫开发,利用现有资源优势,强力推进种养结构调整,通过一家一户的逐户摸排,因人因户施策,分别设计制定有效脱贫项目和帮扶措施。

邹寨村的村后有40多亩荒地,驻村干部进村之后,便准备对这片荒地进行改造。“我们准备带领村民把这里重新收拾一下,荒地种植果树,荒坑种莲耦、养鱼,吸引县城周边和外地人到邹寨,春天赏花,秋天摘果,饿了就到农家乐,地锅饼、手工馍、家家都能做。农户既增加收入,合理利用现有资源也发展了村集体经济,同时又改善了生态环境。”李海涛告诉记者。他们的这个想法,得到了全村村民的支持和拥护。现在,驻村干部正在为这个想法积极跑项目、寻帮助。“他们做的这些工作,我们全村群众都看在眼里,大家感动得很!有他们带头帮助我们脱贫,我们信心十足!”该村党支部书记边加涛说。为了方便村民浇地,李海涛还协调了18眼机井打在了邹寨村的田间,解决了村民头疼的浇地难题。

“去年,我维持生计的电动三轮车和里面的货物在晚上被盗了,当时就感觉天塌了下来,心想这日子往后该咋过啊,咱本来就贫困,如今这唯一的收入来源没了。没想到,李书记听说后当月就和驻村工作队凑了3800元钱买了一辆新电三轮车送到俺家了。”66岁的孤寡老人邹文彬提起李海涛买三轮车帮助自己解决生计的事情就眼含热泪,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一辆三轮车,带给邹文彬的,是重新生活的希望。

“俺村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农副产品运输通道不畅,导致农副产品无法进行深加工,商业前景不乐观,阻碍着邹寨村的经济发展。在经过了详细的调研后,驻村干部利用苏木乡种植大蒜的优势,建设一个糖蒜加工厂。“我们准备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对大蒜进行深加工,争取项目资金,让村中贫困户参与,入股分红,既解决了一部分村民的就业增收问题,又能拉长村里的产业链条。”边加涛对驻村干部关于邹寨村发展企业、农产品深加工的规划十分认同,并表示村两委班子和全体村民一定会全力支持,积极配合。

作为驻村第一书记的李海涛在抓经济发展、物质脱贫的同时,不忘精神文明建设、精神脱贫,他充分利用村内两个宣传展板向群众普及科学种植、养殖技术,宣传党的政策,提高科技种植,节约成本的同时又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积极协调剧团、剧院到村里演出,邀请专业老师指导村里的广场舞爱好者,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一件件实事,记录着驻村干部的辛勤汗水;一处处改变,记录的是群众脱贫致富的脚步和日益坚定的信心。


《砥砺奋进的五年·脱贫攻坚记者蹲点:邹寨村 脱贫致富路上信心十足》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kaifeng.yuduxx.com/shizheng/719507.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