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河南新闻 > 开封新闻 > 民生在线 >

身边好人:“杜爷爷”和他的122个孩子

[摘要]18年中,他先后为122名孩子争取到了助学金,并每年深入到20多名贫困生家里家访,每年为孩子们回信近400封他是孩子们的良师,更是益友。岁月见证了他的付出,也见证了孩子们的成长 杜爷爷和他的122个孩子 1月27日上午,伴随着一阵清脆的电话铃声,拄着拐杖、...

18年中,他先后为122名孩子争取到了助学金,并每年深入到20多名贫困生家里家访,每年为孩子们回信近400封……他是孩子们的良师,更是益友。岁月见证了他的付出,也见证了孩子们的成长——“杜爷爷”和他的122个孩子 

1月27日上午,伴随着一阵清脆的电话铃声,拄着拐杖、坐在沙发上的85岁老人杜献文收到了来自远方的孩子的问候。

“杜爷爷,今天是腊八节,您要记得喝腊八粥啊!”这一声问候让老人脸上的皱纹瞬间舒缓开来,幸福和温暖在老人心中荡漾。

“孩子们的问候,是我最好的补品啊!”老人的声音里充满了笑意,思绪也随之飘向了18年前他与孩子们结缘的那个冬季。

深埋心底的愿望

杜献文是开封空分厂子弟中学的一位退休历史教师。 在长达40年的教学生涯中,他对农村孩子的刻苦上进印象深刻,看到孩子们因贫困而上不起学十分痛心。

“我一直想捐助贫困生,但当时退休金十分少,加上儿子没有结婚,一直自顾不暇。”提及深埋心底的愿望,杜献文仍然充满憾意。

这种遗憾一直持续到1997年。那年年初,儿子结婚,送给父亲一份意外的礼物表达孝心:帮父亲捐助一名学生,作为自己的结婚纪念。他们选择了当时开封县杜良乡的一名贫困小学生,长期对其进行捐助,帮助她完成学业。儿子、儿媳的举动,让杜献文内心十分宽慰。

来自大洋彼岸的托付

1997年年底,67岁的杜献文收到了一封来自美国的信件。“美国没有亲友,会是谁的来信呢?”带着疑惑,老人找到了一位英文老师翻译。

原来,这是一封来自树华教育基金会的信件。树华教育基金会1995年由美籍华人在美国成立,以资助国内有志好学、家境贫寒的中学生。成立初期,基金会在国内外招聘义工,杜献文在美国的一位学生了解老师的愿望,便为他报了名。信中,基金会托付杜献文去辅导一个孩子,做这个孩子的长期辅导员。

了解到事情的原委后,杜献文内心充满了欣喜,马上赶到偃师农村,找到了这个初中二年级的学生。此后,他每月与孩子保持书信往来,还去他家看望,为他解决学习及心理上的问题,并及时向基金会汇报孩子每学期的成长变化。

经过近两年的书信往来,基金会看到杜献文工作的投入与认真,于2000年将为基金会推荐贫困学生的甄选委员重任交给了他。

122个孩子圆了求学梦

“我终于有了一个可以实现自己愿望的平台!”听到要当甄选委员的消息,已经70多岁的杜献文顿时充满了干劲和动力。

为了让最需要帮助的学生得到及时资助,虽然年纪大了,但是杜献文一点也不含糊,经常深入到开封县、虞城县等地,寻访家庭贫困、需要帮助的孩子。联系当地教育部门推荐、深入到各个孩子家里家访、整理上报孩子的生活学习资料……70多岁的老人,在本应安享天伦的古稀之年,为了那些绽放希望的娇蕊和嫩芽,再次弯下腰身,埋头苦干。

有的孩子父亲因病去世,母亲改嫁;有的孩子父母双亡,自小跟着爷爷奶奶生活;有的孩子因为贫困在学校不舍得买菜,只吃干馍、喝水……一个个孩子困苦的生活景象就像刻在了杜献文的脑海中,一遍又一遍不停回放,让他伤心、怜惜;而孩子们言语中流露出的对学校生活的渴望,对未来生活的希冀,还有家访时一个女孩子首先搬出来的那一大摞奖状,让杜献文欣慰不已,他暗下决心,就是再苦再累,也要再努力一把,为更多的孩子争取到助学金。有一年,杜献文因为腿腰长期疼痛,做了大手术,在床上躺了4个多月。为了不耽误当年的推荐工作,他让在浙江工作的小儿子请假一个月,替他下乡家访,没有错过一个名额和机会。

从2000年到2012年,他每年向树华教育基金会推荐的名额在不断增长,5个、10个、20个、30个……直到他因为身体原因不再担任甄选委员,经过他的手拿到助学金的名额已经达到了122个。初中生每年680元、高中生每年2040元的资助,帮助这些孩子圆了求学梦。

每年近400封回信的故事

“杜爷爷,我遇到一件事情,很苦恼,想和你说一说……”这是来自虞城县高中一个孩子的一封信。信中,她向杜献文倾诉了自己的苦恼:刚弄丢了妈妈两年来为她买的唯一一条新裤子,还有10元生活费,内心自责而难过。杜献文了解到情况后,马上给她寄去了200元,让她尽快恢复心情,好好学习。后来,这个女孩考上了河南科技大学。

“杜爷爷,我这次考得好差,我对不起帮助我的那些人,我不想上学了。”一名曾经在家访时向杜献文搬出一大摞奖状的女孩儿在信中向杜献文倾诉。因为对高中生活的不适应,她的考试失利,备受打击。杜献文马上给她回了几封信,开导她,帮助她重拾对未来生活的信心。后来,这个女孩儿考上了南京工业大学,拿到录取通知书时,首先想到的便是她的“杜爷爷”。

还有一个孩子,在和“杜爷爷”的信件中无意提到了自己对生日吃蛋糕的渴望,杜献文算着他的生日,为他寄去了50元,并在信中祝他生日快乐。

这样的信件,在杜献文的家里,可以找到4000余封;而杜献文每年的回信平均近400封。就是在这一来一往的信件中,他和122个孩子建立起了难以割舍的感情,成为孩子们心目中不可替代的“杜爷爷”。

杜献文的退休金,从前几年每月几百元到如今的2000余元,全部用在了这些孩子身上。“相对钱和物来说,孩子们更需要的是关注、鼓励和引导!”如今,杜献文的付出有了回报,他推荐的最后一批学生也已考入大学,很多孩子已经走上工作岗位,开始回报社会。其中一个孩子,把自己的第一个月工资交给了杜献文,让尊敬的“杜爷爷”把钱转给需要的学弟学妹。

“义工倾注满腔血,梅绽苦寒分外香。”杜献文读着2008年自己完成推荐百名学生目标时哥哥送的诗句,看着孩子们写给自己的信件,脸上露出阳光般绚烂的笑容。


《身边好人:“杜爷爷”和他的122个孩子》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kaifeng.yuduxx.com/minsheng/124440.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网站编辑]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