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5-14 10:40 我要投稿
“建设,可是远近闻名的大孝子。虽是养父母,但在他眼里,就是亲生父母。他对老人的爱,十里八乡怕是无人能及。”在杞县圉镇镇袁庄村,提及李建设,无人不夸。“孝子”就是他最鲜明的标签。
谢绝提干 毅然回乡
1984年李建设应征入伍。在部队,他各方面表现优秀,受到部队首长的器重。然而1985年全国大裁军时,他却作出了一个令部队首长惊异的决定:主动申请提前退伍。部队首长得知消息,多次找他谈话,劝他留下:“你表现这么优秀,提干绝对没问题,你可不能不为自己的前途着想。”可任凭领导如何做思想工作,李建设还是那一句话:“我得回去。”
原来,当时李建设的养父母已60多岁。父母年事已高,自己却不能侍奉在侧,李建设的心里很不是滋味儿,儿时父亲格外疼爱他的画面时常浮现脑海:上小学时家里很穷,但每个星期总有一天,父亲会买回两个热烧饼夹牛肉,一个给奶奶吃、一个给他吃,其他人从来轮不上,就连他的姐姐,父亲唯一的亲生女儿也只有眼馋的份儿。他总觉得,自己就是父亲的亲生儿子。
“我是个孤儿,是养父把我从武汉孤儿院里抱出来,含辛茹苦把我抚养成人。现在,他们都上了年纪,身体又不好,正需要我的照顾,说啥我也得回去给父母养老。”李建设的孝心,打动了部队领导,特批让他随裁军人员提前退伍。
乌鸦反哺 回报父母
1991年,李建设的养父突发心脏病,不幸离世,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深深刺痛了他,他当即立下心愿:用百分之百的精力照顾母亲,争取让她活到100岁。2010年,李建设91岁的母亲患老年痴呆症已多年,当年5月又患了带状疱疹。为帮母亲快点治愈疱疹,李建设每天拿消毒针将母亲满背的脓包一个一个挑破,再用棉球挨个抹上药粉,缠上纱布。经过半个月的精心调理和照顾,母亲的带状疱疹不仅痊愈,人也长胖许多,连医生都为之惊讶。母亲的康复让李建设长舒一口气:“我儿时也得过这病,母亲到处为我寻医问药。后来,她听人说头发灰能治好带状疱疹,就剪掉自己的头发烧成灰,天天蘸上棉油给我抹。同样是疱疹,如果我不能帮母亲治好,心里有愧。”
数十年间,李建设的母亲虽患老年痴呆,但因为有儿子的精心照顾,从未瘫痪在床,也从没有褥疮,衣服、床铺从来都是干净整洁,没有异味儿。2015年,96岁高龄的李母安详离世。街坊邻居感慨:抱养的儿子胜亲儿,李老太太真是有福。
心怀大爱 替人尽孝
李建设的孝,不止于报恩养父母。李建设有一个小他3岁的亲妹妹,当年亲生父母去世后,被武汉一户人家抱养。作为李建设在这个世上唯一的亲人,李建设和妹妹时常保持联系。2005年,妹妹的养母已离世,养父卧病在床,孤身一人的她工作又忙,根本没有时间照顾卧床不起的养父。
得知此情的李建设,没有丝毫犹豫,和妻子商量后,夫妻俩就到武汉把妹妹的养父接了过来,像疼爱自己父母一样照顾妹妹的养父。麻烦外人照顾自己,起初老人有些过意不去。李建设察觉后,想尽一切办法宽慰老人:“叔啊,既然俺妹妹是你的女儿,那咱就是一家人。我们做晚辈的,哪有不孝敬长辈的道理。”李建设的热心、细心渐渐解开了老人心里的疙瘩,开心的老人在李建设家一住就是5年。之后,老人病重要求回武汉时,拉着李建设的手紧紧不放:“没想到这辈子还能享这福。有个儿子,真好!”
“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我们既然能为他们做点事情,又怎忍心弃之不顾。”虽是一句再朴实不过的话语,但却生动诠释了李建设心中的无私大爱。在他眼里,孝不仅是善事父母,更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社会责任。
《身边好人:李建设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kaifeng.yuduxx.com/minsheng/394826.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