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4-25 17:45 我要投稿
房屋征收工作的推进速度总是和一座城市的发展速度一脉相承,顺河回族区东郊乡的基层干部深谙其中的道理。自去年6月下旬开始,在被誉为“天下第一难事”的征收工作面前,他们迎难而上,攻坚克难,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使命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在短短6个月内,相继完成5个重大遗留项目的征收扫尾工作,创造了令人咋舌的征收“奇迹”。
“五个坚持”推动项目扫尾工作
项目扫尾说易行难,越到最后越是难爬的“坎儿”。针对工农路北延项目、瑞祥嘉园保障房项目、清明上河城一期项目、曹门新城项目、中水回用管网建设项目5个我市重点项目的征收扫尾工作,东郊乡制定了坚持依法征收、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公平征收、坚持感情征收、坚持集中解困的“五个坚持”工作法,全力推动项目扫尾工作。
从去年6月下旬开始,该乡党员干部包干到户,采取“白+黑”、“5+2”的工作法,将办公场地搬到了项目现场,与群众面对面沟通交流,及时解决群众困难,在不违背政策的前提下尽可能满足群众的诉求。瑞祥嘉园保障房项目共涉及21户被征收户。该项目自2011年正式启动房屋征收工作,截至去年7月,仍有7户被征收户不愿配合,加之多为经营性的租赁户,征收难度系数大。东郊乡专门成立了以乡纪委书记刘伊莎为组长的工作小组,组员们不分白天黑夜,挨家逐户到被征收户家中谈政策、拉家常,听取他们的意见,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短短两个月内,就与6户被征收户达成了补偿协议。看到大家纷纷搬迁,去年年底,最后一户被征收户主动搬迁。
“一线工作法”解决征收难题
被征收户朱某至今仍清楚地记得,去年6月的一天晚上东郊乡纪委副书记赵梅和她交谈至深夜的动人一幕。如今,她和赵梅已是亲如姐妹。扫尾工作中,东郊乡坚持“一线工作法”,即坚持情况在一线掌握、问题在一线解决、政策在一线落实、感情在一线建立、业绩在一线检验。该方法已成为撬动项目扫尾工作的关键支点和制胜法宝。
工农路北延项目是曹门新城保障房项目的重要配套工程,也是我市重点市政工程建设项目。去年6月之前,在该项目涉及的被征收户中,有70户被征收户按照时间节点顺利完成搬迁,但被征收户张某某、曾某某迟迟不愿搬迁,以期达到突破政策标准的补偿。顺河回族区区委副书记陈学志、副县级干部李长海多次深入张某某、曾某某家中,摆政策、讲道理,东郊乡原党委书记侯东红、现任党委书记刘伟、乡长齐进和乡纪委副书记赵梅更是轮流做两人的思想工作。在强制拆除通知下达的前一天晚上,刘伟、齐进、赵梅再次来到张某某、曾某某家中,争取最后一次商谈的机会,两人最终同意搬迁。
在清明上河城一期项目房屋征收工作中,包村干部刘超、张宾一天24小时围着被征收群众转,主动为行动不便的程某帮忙搬家;帮助李某经营的煤球厂协调安置点,寻找煤球销路;在寒冷的冰雨中帮助张某运输笨重的机械设备;利用QQ、微信,克服时差等不利因素,为在国外打工的曹某讲政策、解难题。中水回用管网建设项目推进过程中,正值隆冬时节,张宾、刘超和乡城建所所长王洪波一心扑在项目上。每天天刚亮,3人就拿着手电筒开始帮助群众丈量土地。在零下几摄氏度的低温下,3人有时候连口热水都顾不上喝,一天吃一顿饭是常事,感冒了也就吃点感冒药。通过一个月的努力,中水回用白塔段全部施工完毕,清明上河城一期项目在今年年初实现场光地净。
用真情感动被征收户
房屋征收看似针尖对麦芒,实则不然,正如赵梅说的那样:“人都是有感情的,只要我们站在群众的立场替他们着想,用真诚、真情、真心感动他们,事情就不那么难办了。”
在工农路北延项目房屋征收工作中,原本一户被征收户已经签订了补偿协议。就在该住户搬家过程中,细心的赵梅发现,该户地板上铺的有地板砖。她赶紧安排工作人员到现场补登并拍照取证,并为该住户多争取了2600多元的补偿款。之后,该住户常对周围的群众讲:“赵书记把咱的事当成自家事办,比咱还上心,相信赵书记的话没错。”清明上河城一期项目征收过程中,被征收户徐某的一家诊所需要搬迁,为了不影响周围群众看病就医,刘超和张宾一起,多次为徐某就近寻找合适的安置地点,解了徐某的后顾之忧,方便了群众就医。类似用真情感动被征收户的故事还有很多,工作人员带着感情去征收,既拉近了党群、干群关系,又争取了群众的支持,为项目的如期开工找到了突破口。
《攻坚克难创造征收奇迹 ——顺河回族区东郊乡6个月完成5个重大遗留项目征收扫尾工作纪实》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kaifeng.yuduxx.com/shehui/161219.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