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4-01 11:27 我要投稿
陈锡添(右二)参观焦裕禄同志纪念馆。 全媒体记者 李克君 摄
今年是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发表50周年。50年来兰考建设发展得怎么样,一直是全球商报联盟理事长、《深圳特区报》原总编辑、《香港商报》原总编辑、长篇通讯《东方风来满眼春》作者陈锡添的一个心结。
“看不到白茫茫的盐碱地,只看到绿泡桐、绿草地。再来看看焦裕禄同志曾经战斗过的地方,真是改天换地!”阔别兰考50年后,陈锡添8月31日再次踏上这片热土,而今75岁的他感慨系之。
说起陈锡添与兰考、与焦裕禄一家人的渊源,我们把时光回溯到1966年。
作为1966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的毕业生,当年2月他被安排到《河南日报》实习。1966年2月7日,穆青、冯健、周原在《人民日报》发表了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激发了人们战胜困难、艰苦奋斗的豪情,引发了全国学习焦裕禄的热潮。在从北京南下郑州的火车上,陈锡添逐字逐句阅读了这篇通讯,文中闪烁的精神光芒照亮了这位满怀新闻梦想的年轻人的胸膛。
“如果有机会到兰考采访,多好!”当时陈锡添憧憬着。机缘巧合,到《河南日报》实习后,不久他还真的与《河南日报》几位记者一起到兰考去完成采访任务。
飞沙地、老洼窝、盐碱滩……走进兰考,展现在陈锡添面前的是这样一幅景象。陈锡添说:“50年前来的时候,这个地方很落后,除了一些刚刚种下的泡桐树以外,兰考大地白茫茫一片,都是盐碱地,自然条件很差,当时老百姓生活很艰苦。当年兰考老百姓扒火车去外地逃荒,那个年代非常艰难。”
焦裕禄树立的 “韩村的精神”“秦寨的决心”“赵垛楼的干劲”“双杨树的道路” 这“四面红旗”,陈锡添都去采访过了,他的一双脚板跑遍了兰考大地。
最让陈锡添难忘的是他采访了焦裕禄的家人,见到了焦裕禄的夫人徐俊雅和焦裕禄的子女焦守凤、焦守云、焦国庆等。“作为县委书记,焦裕禄家生活很朴素,让我们非常震撼。” 陈锡添回忆道。
陈锡添还向记者展示他珍藏了50年用钢笔手写的纸张泛黄的采访笔记:“到兰考第二天,去焦裕禄同志家。他爱人徐俊雅同志在家,她有几个孩子也在家。焦守凤出外玩了,我们约她下午到招待所来。下午她来了,谈了一些情况。我们就帮她写了一篇代笔文章。新华社也来了几位同志,我们把稿子交给了焦守凤,她说就准备给新华社发。”
记者还看到了陈锡添当年写下的关于采访感悟的几行字迹:“踏上兰考大地,心情特别激动,这是焦裕禄同志战斗的地方。看到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感到特别亲切,脑海里又浮现出他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大形象。我要永远学习他。”
挥手自兹去,浮云五十载。离开兰考的50年间,陈锡添一直关注着兰考的发展变化,一直盼望着有一天能回兰考再走一走、看一看。
“盐碱地治理好了吗?兰考人民摆脱贫困、富裕起来了吗?”在南方工作期间,每当遇到河南的省领导和朋友,他都要“追着”问这些问题。
焦守凤通过微博等渠道与陈锡添至今还保持着联系,她曾多次邀请陈锡添重回兰考做客。
8月31日,陈锡添在兰考瞻仰了焦裕禄烈士墓,参观了焦裕禄同志纪念馆,来到有50多年树龄的“焦桐”下再次倾听焦裕禄带领兰考人民治理“三害”的故事,见到了如今兰考的“庐山真面目”——
昔日的盐碱地销声匿迹。焦裕禄当年为防风固沙大力提倡种遍兰考的泡桐,如今成为兰考人民的“绿色银行”。由泡桐制作音板发展起来的民族乐器产业,成为兰考经济发展的一大支柱产业。全国民族乐器行业90%的音板取材于兰考,兰考产民族乐器畅销世界。
1962年焦裕禄来兰考的第一天,在火车站看到外出逃荒的群众难受得满含热泪。上世纪90年代老百姓又一次坐上火车离开兰考,兰考进入劳务输出时代。如今兰考县“2+1”主导产业格局(家居制造及木业加工、食品及农副产品深加工,战略性新兴产业)逐步形成,兰考县在2015年度全省市县经济发展目标综合考评中位居省直管县第1名。因为本地企业发展快,群众坐着火车又回来了,“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
50年前很多群众居住的简陋茅屋,已经被一栋栋高楼大厦和一排排特色民居取而代之,今年全县在河南将率先实现脱贫。兰考县按照院内净、卧室净、厨房净、个人卫生净和院内摆放规范的“五净一规范”标准,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同时实现所有乡镇半小时进县城,促进城乡联动发展。
走在兰考的城乡道路上,映入陈锡添眼帘的是逐步拉大的城市框架、日新月异的城乡面貌、热气腾腾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画面……
这次回到兰考,终于圆了陈锡添50年的梦想。“兰考的发展得益于改革开放,它使兰考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陈锡添说,“这次我怀着非常崇敬的心情参观兰考,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焦裕禄精神是后人享用不尽的巨大财富。焦裕禄留下的彻底改变兰考面貌的未竟事业,兰考人民正继续完成;焦裕禄生前没有写完的文章,兰考人民正继续撰写……”
本文导航1. 2.《陈锡添眼中的兰考50年变迁》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kaifeng.yuduxx.com/shehui/581072.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