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河南新闻 > 开封新闻 > 本地社会 >

援疆干部苏德超带出一支援疆好队伍树立开封帮扶好形象

[摘要]苏德超和他带领的援疆工作队。全媒体记者 赵文建 摄 苏德超(左一)在援助的一家企业观看维族产品。 全媒体记者 赵文建 摄 三年来,他以巴里坤为故乡,视巴里坤各族群众为亲人,全面履行职责,积极融入巴里坤发展事业和干部群众当中,付出了辛勤的努力和汗水...

res01_attpic_brief

苏德超和他带领的援疆工作队。 全媒体记者 赵文建 摄

res04_attpic_brief

苏德超(左一)在援助的一家企业观看维族产品。 全媒体记者 赵文建 摄

三年来,他以巴里坤为故乡,视巴里坤各族群众为亲人,全面履行职责,积极融入巴里坤发展事业和干部群众当中,付出了辛勤的努力和汗水,得到了各族干部群众的赞誉;三年来,他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出了一支援疆好队伍;在加强双方交往、促进两地产业合作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推动援疆工作深入开展和巴里坤大开发、大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短短三年,河南省援疆前方指挥部驻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分指挥部指挥长、开封市援疆工作队领队、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县委副书记苏德超用自己的行动,书写了援疆1000个日日夜夜的成就,由一个陌生的外地人,变成2500公里以外当地干部群众心中最可爱的“家乡”人。

以身作则带出一支好队伍

工作好不好,关键看领导。自从被市委、市政府委派入疆三年来,苏德超带领的队伍,其工作成绩不仅得到了家乡干部群众的认可,也得到援助地的肯定。而说起自己的坚持,苏德超告诉记者:“在这里,我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个人,我还肩负着领队的职责,他们都在看着我。”人到中青年阶段,上有老下有小,家庭琐事难免让人难以脱身。在我们的援疆干部中,有不少队员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家中老人急需照顾,家中孩子需要陪伴。遇见这样的事怎么办?记者无意中获悉这样一个细节,在苏德超手中,至今还留着两年前小儿子苏鎏一探亲时留下的一封家信:信上满是家人的鼓舞和支持。

“队长要比我们早出发3个月,临进疆之时,队长的老父亲因脑梗死偏瘫在床。”说起援疆之始,援疆队员陈旭告诉记者,“得知队长的情况后,我们觉得应该以他为榜样。”

苏德超说:“不能尽孝,只能让媳妇多辛苦辛苦。遇见这样的事,说毫不犹豫那是假大空,不过,选择了援疆,就要把工作圆满完成。”

援疆工作到位不到位,主要还得看领队。由于长时间离开家乡,并且极少有机会探亲,让很多队员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孤独、自闭、焦躁的情绪。“对于所有援疆干部来说,不管来自哪里,这都是很正常的反应。”为此,苏德超利用集体学习、小团队督导工作的间隙,或组织集体活动,或单独谈话,疏导队员的情绪。“虽然大多数同志都在这一个县城工作,但是巴里坤面积太大,一天见不到一次的情况很普遍。”陈旭说,“每次到吃饭的时候,他总是要问问没有前来就餐的同志的去向。”这无形中的关怀,在近1000个援疆日子里,每天都在重复,开封援疆工作队也更加团结、上进。

亲力亲为 带富一方农牧民

援疆三年,开封团队的成绩有目共睹,苏德超个人的工作也是硕果累累。在开封服务多年,目睹了开封市委、市政府多年来为加快开封古城复苏的各项努力的苏德超,带着开封经验进疆之后,他这样说道,少数民族地区要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就必须要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实现跨越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着力在“加快”上下功夫,在“转变”上动真格,在“发展”上见实效。 在具体的工作中,他更是亲力亲为,针对负责的定居兴牧、安居富民、学校援建、基层医院建设等援疆项目,不论天气怎样,他总要深入一线实地查看,确保工程进度。

巴里坤县是全国三个哈萨克自治县之一,哈萨克民族刺绣文化源远流长。在援疆的第一年,苏德超就结合巴里坤的实际,创新援疆工作思路,牵手开封市豫泰商贸有限公司、开封市素花宋绣工艺有限公司,并由县哈萨克民族手工艺协会牵头打造了巴里坤哈萨克民族刺绣产业基地。2014年8月,时任市委副书记、市长吉炳伟亲临哈密市,与巴里坤县签署了“开封汴绣和巴里坤刺绣技术融合发展合作协议”。现在这一占地5000平方米,总投资800万元的产业基地已入驻6家合作社、4家公司、3家个体,直接带动就业112人,间接带动就业100余人,贫困户70余人,成员每月平均收入2000元以上,每年增加农牧民收入30万元左右,直接带动贫困户收入近14万元,不仅促进了自治县脱贫攻坚工作,还成为全县精准扶贫、民族融合、豫巴情深的模范代表。

畜牧大县巴里坤,牧民的出路选在哪?为此,他多次走企业、进高校,找科研院所,先后引入郑州牧专、开封市科技局、农林局等单位专家学者,赴巴里坤举办座谈会、培训讲座,并在种植、畜牧、旅游等方面进行指导,并达成了长期合作意向。其中目前推进的花麒奶业高端驴奶粉加工更是有苏德超的无限奉献。提起苏德超的支持,该企业负责人伸出了大拇指。“的确增加了不少牧民的收入,这只是一次拉长产业链的尝试。”苏德超谦虚地说。

而为了拓展巴里坤地区的产业空间,同时根据开封的旅游业发达的实际,他在回开封探亲的同时,也没有放下工作和对牧区支援思路的进一步思考。在多次考察的基础上,通过把握开封市和巴里坤旅游文化结合点,通过个人、援疆工作小组、两地政府等不同形式的对接,积极组织协调开封黄河风生态旅游区公司经营团队与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达成赛马、叼羊等表演项目的引进合作协议,并于近期为开封引入10余匹巴里坤优质赛马和4峰骆驼,在开封黄河风生态旅游区建设以哈萨克风情赛马项目为主要表演内容的高档次赛马场。“哈萨克优秀马术表演人才也将赴场演出。”苏德超说。

刺绣产业的发展、驴奶产业拓展和畜产品的输出等一个个项目,正让越来越多的当地农、牧、手工业群众因此脱贫致富,苏德超亲力亲为,带富一方群众的事迹也得到越来越多民众的认可和赞扬。

认真负责 树立开封好形象

援疆三年来,苏德超在带领开封工作队干好援疆工作的同时,特别注重抓好援疆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带头执行中央“八项规定”、自治区“十项规定”、地区“十二项规定”,认真落实河南援疆前方指挥部关于援疆干部人才管理条例,严格按照援疆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开展有关工作,切实执行重要事项报告制度和请销假管理规定,在确保援疆干部人身安全的同时,始终保持较高的在岗率,打造一支思想稳定、作风务实的干部人才队伍。

在采访期间,目前在疆的12名援疆干部因为工作没有聚齐过一次。临近采访结束,记者才约到苏德超,进行了两个多小时不算专访的专访:因为有当地电视台的记者同时采访。“我两个多月前开始预约,约了几十次了,苏队长总是在一线,这次终于有机会坐下来采访了。”巴里坤电视台记者杨寿明高兴地说。目前援疆工作时间所剩无几,而苏德超比往常更加忙碌,繁忙的工作让他没有机会探亲,工作之余,苏德超总是会看看儿子留下的家信,以解心中的忧虑:爸爸你放心,我已经长大了,作为一个男子汉……爷爷、奶奶、姥姥那里,我一定会替你照顾好他们……

援疆工作干得怎么样,评价主要靠哈萨克老乡。大到每一个援疆重点项目,小到帮扶一家贫苦户,苏德超和他的团队认真负责的态度让巴里坤的民众难以忘怀,也由此树立起了开封人在巴里坤的优秀形象。“谁说河南人的坏话,我就不会原谅他(她),他(她)应该到我们巴里坤看看来自河南开封的这一批援疆干部。”巴里坤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主任侯光富激动地说,“老苏干的啥?他想到我们前头,和我们一心,帮我们脱贫,干的都是实实在在的援疆工作。”巴里坤县二中校长说。“开封的援疆干部咋样?好,好,真的好!他们的领队经常来调研我们的进展,还协调我们去关内(开封)学习。”巴里坤刺绣基地的秀工说。

实实在在的援疆工作,让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县委书记韩雪峰对苏德超带领的队伍给出了这样的评价:开封市援疆工作队队员,立足本职岗位,发挥自身优势,真情奉献全县各族人民,做出了一件又一件惠及民生的实事好事,是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战斗的优秀队伍,深受全县各族干部群众的拥戴。



《援疆干部苏德超带出一支援疆好队伍树立开封帮扶好形象》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kaifeng.yuduxx.com/shehui/619292.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