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河南新闻 > 开封新闻 > 本地社会 >

仝华章:为革命播撒火种

[摘要]卢沟桥事变之后,中国军民进入全面抗战阶段。他受中共地下党组织的派遣,秘密返乡发动群众,广泛开展抗日救亡运动。他自任校长,创办抗日学校,向延安输送3批青年学生,让这些学生在战火中锻炼成长为新中国的高级干部。他为革命事业奉献出了青春和生命,牺牲...

“卢沟桥事变”之后,中国军民进入全面抗战阶段。他受中共地下党组织的派遣,秘密返乡发动群众,广泛开展抗日救亡运动。他自任校长,创办抗日学校,向延安输送3批青年学生,让这些学生在战火中锻炼成长为新中国的高级干部。他为革命事业奉献出了青春和生命,牺牲时年仅36岁。他就是中共尉氏、洧川、长葛新郑中牟五地边区地下党支部书记仝华章烈士。

仝华章,字秀甫,1907年5月出生于尉氏县岗李乡石庄村一个富裕农民家庭。他自幼接受私塾教育,天资聪慧,成绩优异。1929年,仝华章考入当时的洧川县师范就读,在学校开始接触进步书刊。其时,蒋介石、阎锡山、冯玉祥为了各自利益,在中原展开一场混战,兵匪遍地,横征暴敛,让老百姓陷入无休止的战乱苦难中,闹得民怨四起。性情耿直的仝华章对旧中国政府的腐败深恶痛绝,立誓寻求革命真理,要推翻黑暗的旧世道。

1932年,仝华章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回到家乡老岗寨学校教书。他此后辗转到睢县小学任教,受马列主义的影响,开始从事革命活动。经学校地下党组织考察,仝华章于1934年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走上了革命道路。

1938年初秋,中共党组织鉴于当时的洧川县西北区东临尉氏、南靠长葛、西挨新郑、北接中牟,属五县接合部,地理位置偏僻,“九岗十八洼,处处出响马”,国民政府的统治力量相对薄弱。为了在这一地区播撒革命火种,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决定派遣仝华章秘密返回家乡,组建五县边区地下党组织。

在一个绿树掩映的农家小院里,仝华章与时任中共洧川县西北区区委书记张磊(原名张化民,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当时的昆明军区副参谋长)接上关系,两人就五县边区的筹建工作交换意见。仝华章说:“我是本地人,如果挑头办一所学校,不仅能够教书育人,还可以掩护外地来的同志开展工作。”

张磊沉默片刻,对仝华章说:“行,到时候咱们的公开身份是教师,以学校为阵地,发展壮大党团队伍。”

办学校需要场地和房屋,经过考察,仝华章将段庄村东头岗坡上的观音寺作为校址。这座建造于明代永乐年间的寺院,南北长约80米,东西宽50米。寺院内坐北朝南分为两进院,正院有大殿3间,东、西陪殿各3间,大殿前边,东、西对称建有3间北屋,东南角还建有一座魁星楼。后院正房3间,东、西各有陪房3间,正房西侧另有4间北屋。前后两院加起来共有房屋28间。东殿北侧还建有一座钟楼,楼内悬挂着一口400公斤重的生铁古钟,撞一下声震数十里,正好为学校所用。

仝华章要创办一所正规学校,打算将正殿和陪殿内的神像搬出来,而这些泥胎一直被当地百姓尊奉为消灾解难的神灵。为此,他到段庄村挨个登门拜访有威望的段明良、段继勋、段济堂等开明绅士,讲述依靠教育兴国的大道理。刚开始,段明良等人对拆神像建学校心存顾虑,怕落骂名,因此都不肯表态。仝华章多次上门劝说,还以成立学校董事会聘请他们当校董事为条件,争取到几位开明绅士的支持。他在寺庙南大门口竖起了洧川县观音寺学校的牌子,自任校长。

这天上午,听说仝华章要拆除观音寺的神像办新学堂,附近村子的农民像看大戏一样,成群结队跑到寺院门口瞧热闹。因人手少,推倒的神像堆在大殿内横挺竖卧,一时搬运不出去,仝华章满身灰尘走到大门口请大伙帮忙。一些乡民惧怕得像躲瘟神一样直往后退,生怕触犯神灵。这时候,看热闹的人群中有几个善男信女带头起哄说:“老仝家的小子疯啦,成心不叫咱过安生日子。”“这寺庙是咱祖辈盖起来的,他凭啥说拆就拆了?”善男信女嚷嚷着,煽动一些迷信的乡民直往寺院里拥挤,企图阻止仝华章的行动。仝华章见状,跳上门口的台阶,伸手指着一尊泥胎对围观的群众高声喊道:“各位老少爷们,大家都看见了,咱们祖祖辈辈到寺院里烧香磕头,盼望着神灵保佑,可到头来还是免不了受穷受难。这些泥胎大睁眼睛瞅着贪官污吏欺压百姓,却无动于衷,这不合理的事情究竟是为啥?说到底,就是因为我们不识字,没文化,才受人愚弄的!今后不能再上当受骗啦,要让子女学文化,把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仝华章以寺院为宣传阵地,趁机对乡民进行一番宣传,让在场看热闹的人逐渐从思想上打消顾虑,开始有人走进寺院,帮助仝华章往外边搬运推倒的泥胎。

1938年深秋,观音寺学校第一届高小班贴出招生启事,周围几十个村子的农民纷纷领着子女前来报名,学校招收了200多名新生。原有的大殿内容纳不下学生,仝华章在校董事们的支持下,带人陆续拆除附近的大脚寺、玉皇庙,拉回砖瓦木料,改建了大殿,同时盖起3个大门、7间过厅。师生们一齐动手,在西边杂草丛生的荒地开辟出20米宽、100米长的操场和一个宽20米、长120米的大菜园。学校不断扩大招生范围,使生源增加到250多名。

中共党组织给观音寺学校派来了胡振民(原名杨长庚,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天津某医院党委书记)、张磊、李义章(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南昌市委第一书记)、刘子和、张雨天和民先队员陈维钧等人担任教师,建立起观音寺学校中共党支部,由五县边区党组织负责人仝华章兼任支部书记。

在观音寺学校的班级中,学生年龄差较大,有不少已婚和未婚青年仍然在校读书。为了把学校建成革命的摇篮,仝华章组建起童子军,由学校统一制作校服,进行军事化管理。特别是对入校的女学生,他严禁裹脚,当众冲小脚女人大声呵斥:“日本鬼子就要来了,你们连跑路的力气都没有,还能去扛枪打仗?”针对抗战形势的需要,学校除正常开设课程外,还增设了时事、军事科目,由胡振民主讲游击战,教唱《游击队之歌》;张磊教舞蹈,排练剧目;李义章讲时事政治,学校定期组织学生到野外搞军训。仝华章在语文课程中精选了鲁迅、郭沫若、田汉等左翼作家的文章,还临时把报刊上前方军民奋勇抗击日寇的报道读给学生们听。他亲自登台教唱《救亡进行曲》《流亡三部曲》等歌曲,他编写的一段抗日英雄故事,在全县演讲比赛中获得过第一名。在仝华章、胡振民、张磊等共产党员的带领下,从学校到乡村,同学们一路高唱着“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秋风起,秋风凉,民族战士上战场……”等抗日歌曲,利用当地的庙会,给群众演出《小八路》《三残废救国》等十几个剧目。表演到高潮处,台子下激愤的群众冲上台,往扮演日本兵的演员身上乱扔砖头瓦块,迫使演出多次中断。

乡村的夜晚,月明星稀,秋虫叽叽。观音寺显得十分静谧,后院一间厢房内,窗户透出若明若暗的灯光,仝华章的学生段朋彦(又名李文修,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沈阳军区医院政委)、赵中权(又名林青,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海军大连政治学院政委)、袁新年、马培岭等人正在与老师告别。仝华章走上前挨个拍拍学生们的肩膀,郑重说道:“同学们,你们是我挑选的优秀学生,现在就要奔赴陕北参加革命队伍,上前线杀敌立功了。”他踱步到门口,侧身听听外边的动静,回头又说道:“孩子们,像雄鹰一样勇敢地飞出去吧,希望你们在战火中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仝华章仔细检查一遍学生们的行装,反复交代他们由郑州取道西安,通过八路军办事处介绍,然后再奔赴延安。目送学生们的身影消失在夜色中,仝华章仰望着天空的北斗星,如释重负地呼出一口气。

创办观音寺学校以来,仝华章在发展进步教师加入党组织的时候,经过长期观察培养,重点将穷苦出身有抱负的大龄学生段朋彦、赵中权、袁新年、马培岭、张朝选(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某基地局局长)、王连川(新中国成立后曾在轻工业部任职)、马东坡(新中国成立后曾任辽宁省物资局局长)、石遂心、王书义、孙桐等20多人发展为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秘密小组成员。他召集秘密小组成员学习毛泽东的《论持久战》、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和进步书刊,向他们介绍八路军、新四军在敌后的抗日战例。仝华章先后挑选了3批进步学生,经中共河南省委介绍,由洛阳、西安两地八路军办事处审查后,输送到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这些学生除了袁新年、马培岭两人在解放战争中英勇牺牲外,有10多人在战火中锻炼成长为新中国的高级干部。

仝华章的家境并不富裕,兄长仝云章以为二弟当了校长,每月的薪水能够养家糊口,可两年过去,二弟不但未向家里交一分钱,还把他辛苦栽种两年的卖西瓜钱都花光了。

仝华章每月拿出三分之一的薪水上交党费,剩余的钱全部用来接济外地来的共产党员。有一年初冬,天气突变,大雪纷飞,时任洧川县委书记胡振民身穿夹衣,住在仝华章家的草屋内,冻得直发抖。仝华章见状,连夜翻箱倒柜,把自己的一件棉袍找出来送给胡振民。因他的身材高大胖壮,衣服宽松,胡振民穿在身上长半截。他把入睡的妻子赵恋妮叫起来,坐在油灯下把那件棉袍剪掉下半截,给胡振民缝制成新棉袄穿在身上。

1942年,国民党当局破坏国共抗日统一战线,掀起第二次反共高潮。5月26日凌晨,时任洧川县国民党党部书记长赵璧,带领20多名荷枪实弹的军警包围观音寺学校。情急中,仝华章凑近民先队员申光普,暗中嘱咐他以校工的身份为赵璧安排早饭,借机通知校外的共产党员迅速撤离。最后,仝华章和陈维钧、路德普两位教师被捕,与被捕的共产党人肖金生、邹木顺、赵继昌、杜秀芬4人一起,押往驻扎在扶沟县的国民党豫东“剿共”办公室。

国民党豫东“剿共”办公室主任马其昌(建国后被人民政府处决)系中统特务,他长期与共产党为敌,曾经捕杀过大批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马其昌亲自提审仝华章等人,他坐在太师椅上跷着二郎腿问道:“说吧,你们谁承认是共产党,再说出一个共产党员的名字,就放谁回家见爹娘。”马其昌瞪眼扫视一遍被审问者,见无人答话,就从椅子上站起来,踱步到仝华章身边说道:“听说你是共产党的负责人,把党员名单交出来吧,保你享荣华富贵。”

面对马其昌的威逼利诱,仝华章质问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连蒋委员长都这样号召国人,我们当教师的对学生宣传抗日道理也有罪吗?”马其昌被问得一时答不上话,就指示打手把仝华章等人吊起来,对他们轮番施以酷刑,一个个被打得皮开肉绽,却没能得到一句口供。马其昌抓不到把柄,又不愿意放人,就批转一纸公文,派人将仝华章一行7人徒步押送西北青年劳动营。

两天后的黄昏,仝华章一行艰难走到新郑南沟一片洼地,他抬头瞅瞅周围复杂的地形,故意咳嗽一声,示意走在前边的陈维均和赵继昌快跑。陈维均和赵继昌从沟底攀上高坡,钻进一片玉米地,却因中原持续大旱,又遭遇蝗虫蚕食,满地不足二尺高的庄稼苗难以隐身,很快就被发现了。两名解差飞步追上去,用木棒打破陈维钧的头,又将赵继昌的腿打断。仝华章帮助难友逃跑失败,敌人沿途增加了押解力量,使中共党组织准备在新郑城郊营救他们的计划落空。

西行途中,长路漫漫,翻山越岭,寒风飘雪,冻饿交加。仝华章搀扶着头部受伤的陈维钧,肖金生和邹木顺两人架着断了一条腿的赵继昌,实在走不动了,仝华章就坐在地上拒绝前行。在他的力争下,解差找来一辆太平车,拉着陈维钧和赵继昌继续赶路。一路上,仝华章以闻名全国“抗日七君子”的事迹鼓励大家,他说:“同志们,看,我们多像上海的沈钧儒、邹韬奋他们啊,正巧也是六男一女。我们要向七君子学习,决不屈服!”

仝华章他们7个人晓行夜宿,艰难地行走了7个月,途经许昌、郑州、洛阳等地的13座监狱,于1943年1月被转押进西北青年劳动营。

地处古城西安西郊的青年劳动营,是国民党政府继重庆渣滓洞和贵州息烽监狱之外第三处集中关押政治犯的地方。监狱西侧的荒野中有一片较大的土丘,不少共产党人被狱警杀害后抛尸在那里,人称乱葬坟。政治犯进入劳动营,好比进了鬼门关,看守整天挥舞着皮鞭和棍棒,监视着他们背石头修墙铺路。有时候,看守每天只给政治犯吃一顿饭,还限量不让吃饱。不少人饿得实在撑不住,就嚼食院中衰败的野草根,因此染上了浮肿病,腿肿得走不动路。仝华章他们7人被分到二大队。那个看守队长见仝华章倔犟不服管教,整天找茬折磨他。因长时间忍饥挨饿,仝华章也患上了浮肿病,夜晚躺在监牢的地板上直喘粗气。他艰难地爬起来,把昏睡中陈维钧浮肿的双腿架在自己的肚子上,用双手轻轻揉搓减缓难友的痛苦。

牢房内关押着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同时也被看守安插进去一些变节分子,情况十分复杂。每天早起放风时,看守在院子里大声喊叫:“×××昨天悔过自首了,已经回去和家人团聚了。”“×××宣布脱离了共产党,立功升官了。”以此制造矛盾离间政治犯。面对看守的煽动宣传,仝华章夜间把同牢的赵继昌、肖金生、陈维钧、路德普等难友召集在一起,悄声对大家说:“同志们,要相信自己,坚持住,七君子会胜利,我们也一定会胜利的!”

没过几天,看守分派仝华章到伙房帮厨。趁伙房无人看管之机,他在门口喊陈维钧进去喝水,悄悄将馒头塞给陈维钧。他还把伙房的食物揣在身上,分送给饥饿的难友。监狱伙房的食物本来就不多,仝华章的举动很快被看守发现,队长冲他破口大骂,扬言非整治他不可。仝华章预感到看守队长不会放过他。这天夜里,他摸黑爬到陈维钧的铺前,对陈维钧和路德普说:“看守不让我帮伙了,我觉得有情况。”沉默片刻后,他又说:“以后不管谁能出去,一定先找组织,把这一段情况向组织说清楚。”

1943年2月26日,从河西走廊席卷而来的季节风,将古城西安的郊野刮得天寒地冻。这天早起,牢房的铁门刚打开,一位难友上厕所方便,发现厕所的横梁上吊着一个人,吓得大声呼喊。闻讯赶来的陈维钧、赵继昌、肖金生等难友,目睹仝华章的脖子上系一根绳索,身体早已僵硬了,大伙一起动手将他的遗体从半空中卸下来。

这时候,看守冲围观的政治犯大声喊道:“仝华章自绝人世,罪有应得。”难友们抱着仝华章的遗体,回忆他被捕后的表现,没有人相信看守的谎言。

早在两天前,仝华章被看守队长赶出伙房时,就把他从集体牢房里提走,单独关押起来。难友们按时间推断,仝华章应该是在深夜被看守秘密害死后,又故意制造假象吊到厕所木梁上的。为了不让仝华章的遗体抛于荒野,难友们团结起来与看守斗争,迫使看守将他的遗体抬到监狱西侧的乱葬坟掩埋了。

1944年,仝华章的弟弟仝秀章得知兄长遇难的噩耗,奔赴西安青年劳动营,在陈维钧和路德普两人的指认下,将仝华章的遗骨运回家乡安葬。

1987年清明节,在仝华章烈士遇难44周年之际,观音寺学校迎来了50周年校庆。这天上午,十几辆小轿车缓缓驶入岗李乡石庄村,从车内依次走下来仝华章的学生张慕水(曾任北海舰队副政委)、段朋彦、赵中权、王敏(曾任原总参谋部军工部主任)、马东坡、张朝选、王连川、石遂心、段鼎、姜文赞等10多名军队和地方的高级干部。这些满头华发的游子回到阔别已久的故乡,肃立在仝华章烈士的墓前,怀着深切的敬仰和怀念之情,祭奠指引他们走上革命道路的恩师,并热情围着仝华章烈士的遗孀赵恋妮齐声呼唤“师母”,与老人家合影留念。因故未能踏上归程的石川(曾任湖北省副省长)、石振甲(又名石岩,曾任某野战军政委)等学生,也发来唁电和书信,悼念仝华章烈士。

身着戎装的王敏将军重返母校,抚今追昔,即兴吟诵出诗作《母校的钟声》:

母校的钟声,它是革命的警钟,

它是敌人的丧钟。

鼓这口钟的是谁?

它是我们的headmaster仝!

我怀念母校的钟声,我怀念headmaster仝!

愿钟声时刻常鸣,

愿headmaster永生!


《仝华章:为革命播撒火种》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kaifeng.yuduxx.com/shehui/777424.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