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河南新闻 > 开封新闻 > 本地社会 >

七旬老人感恩母亲养育之情 寄往天堂的思念

[摘要]在母亲去世的这段时间里,我经常以泪洗面。我市75岁的退休干部姚月琴告诉记者,我一直想要写一篇回忆母亲的文章,感恩她对我们姐弟的养育和教诲,可总是不知从何说起。直到母亲离去,我才写出了作为儿女的感恩,然而这篇文章却不知寄往何处。虽然已是七旬高...

“在母亲去世的这段时间里,我经常以泪洗面。”我市75岁的退休干部姚月琴告诉记者,“我一直想要写一篇回忆母亲的文章,感恩她对我们姐弟的养育和教诲,可总是不知从何说起。直到母亲离去,我才写出了作为儿女的感恩,然而这篇文章却不知寄往何处。”虽然已是七旬高龄,母亲的去世让姚月琴姐弟几人仍旧觉得瞬间变成了孤儿,失去了依靠。

姚月琴告诉记者,她的母亲这一生是平凡而又伟大的。在姚月琴的回忆中,她考大学时的60年代,正是国家的困难时期。姚月琴的母亲为给她准备大学生活用品,从农村买些农民剪下的羊毛,用石灰粉除去羊毛的油污,弹成棉花状纺成毛线,再织成毛衣挣钱。由于用石灰粉处理羊毛,姚月琴的母亲落下了眼疾,一直到去世都未能治好。并且,母亲每天从早市买几件旧衣服拿回家洗净、缝补,再拿到早市上卖。就是这样,姚月琴的母亲为她备好了大学所需之物。“考上大学之后我问母亲,怎么就知道我能考上大学,要考不上咋办?她坚定地回答道,看到你学习那么努力,就知道我的闺女一定能考上。”姚月琴在忆母亲的文章中记述了这样的话。也正是母亲的无声教育和支持,让姚月琴充满了学习的动力,最终以优秀成绩毕业,成为一名解放军教官。

其实在大学期间,还有一件令姚月琴难忘的一件事。在姚月琴的母亲37岁时,姚月琴的父亲因突发心脏病离去。一字不识、没有工作的母亲,不仅要抚养4个孩子,还要照顾老人和寄读的表妹。当时姚月琴正在北京上大学,家里大弟弟才10岁、小弟8岁、小妹5岁。当街坊邻居劝姚月琴的母亲让大女儿退学找工作养家时,母亲毅然决然地拒绝了这一建议。

姚月琴的母亲在丈夫去世后的岁月里,为了整个家,炎热的夏季,白天她身背6个大冰糕瓶走街串巷卖冰棍;晚上从午朝门步行到小南门外,到戏院门口卖花生仁直到深夜。即便如此,依旧难以支撑家里的开支。姚月琴父亲曾供职的单位了解到这家人的困难,将姚月琴的母亲安排在电工队做临时工。每天,姚月琴的母亲靠两条腿一步步拉车到工地挣1.25元的工资。几十年重复重体力劳动,让姚月琴的母亲落下了驼背的毛病。

时光荏苒,姚月琴姐弟在母亲温馨的呵护和教育下长大成人。4个孩子相继成了家、有了孙辈,这时的老母亲虽然退了休,却没有闲下来,又承担起照顾孙子的重任。后来随着城市的发展,原来居住的老屋要拆迁,老母亲不得不离开生活了60年的老屋。此时的老母亲已有80岁高龄,到子女家养老时,她每到一个儿女家,总是先交生活费。“尽管我们都劝她不必交,但她坚持说若不要就不住了。”姚月琴说。在姚月琴的母亲安排自己的后事时,她仍时刻想着别人,“不要收礼。”这是老人最后的安排。

“虽然在母亲病重的200多天里,我们姐弟几个都陪伴在母亲身旁,但母亲的养育之恩我们永远也报答不了。对她的感恩之情只能写在纸上,却不知寄往何处。”姚月琴说。


《七旬老人感恩母亲养育之情 寄往天堂的思念》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kaifeng.yuduxx.com/shehui/804921.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老年歌舞团“舞”出幸福晚年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