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8-24 09:04 我要投稿
“一位正处级党员领导干部、市直单位的一把手,他第一次大额受贿,是50万元,放在一个酒箱子里,他把这些钱放在办公室,忐忑、害怕,思想斗争很激烈,几次想把钱退回,但是最终将钱拿回了家。之后就是更多次的收受贿赂,直到走进监狱。我就想问,这个干部的爱人看到这50万元受贿款就不害怕吗?为什么没有及时劝阻?如果她有一次提出来这个钱不能收,恐怕今天这个干部也不会走到这一步。”在廉洁家风大课堂,主讲人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许兆儒语重心长地说。
今年以来,开封市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环境”。市纪委扭住党员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在高压惩治腐败的同时,强化教育、注重预防,在全市党员干部中开展“廉洁文化进家庭”系列活动,筑牢家庭拒腐的防线。
“纪委的活动怎么把我们叫来了,我平时从不过问我爱人工作上的事情!”“说的就是啊,昨天电话通知我的时候,还登记了我的电话、单位和职务,纪委找我干什么?”4月22日,活动启动仪式现场,“一把手”的家属们聚在一起热烈讨论。“因为廉洁自律不仅是领导干部的本分,也是我们家属共同的责任、共同的义务!”市妇联主席薛冬笑着说,同时给她们每人都发了一份家庭助廉倡议书。
既然是市纪委的活动,听课、签订倡议书还远远不够,市纪委还登记了全市近400名县区四大班子、市直单位“一把手”及分管财务或人事的副职等领导同志的家属资料,在关键的时间节点给她们发送短信进行廉政提醒,分期分批召开廉内助座谈会,参观警示教育基地,夫妻共同观看廉政电影,廉政教育天天有、时时新。
同时,还有一些家属平时很少接触到的“猛料”,那就是观看特别定制的警示教育片。“特别”在哪里?“特别”在片子的主角都是“熟人”。
开封市纪委拍摄的这部片子都是近两年查处的真实案例,包括开封市两个曾经的县区委书记、两个市直单位的“一把手”,还有一位副县长。“我跟片子中的某某认识多年了,他还曾经是我爱人的领导,真是想不到,他的爱人要是能在他第一次受贿的时候提醒他一下就好了。”一位市直单位的局长夫人感慨地说,旁边的家属们都心情沉重地频频点头。
小家连大家,大家连国家,领导干部的家风连着党风和政风。廉洁社会风气的形成与领导干部的家风息息相关。据了解,开封市纪委把“廉洁文化”进家庭作为全年的系列活动,就是看重家庭是预防和抵制腐败的一道不可或缺的重要关口,让“不想腐”的理念持续强化。
“七一”前夕,开封市纪委又特别组织这些家属一起到开封市监狱参观并聆听职务犯罪人员关于自身犯罪历程、犯罪心理的深刻剖析。“我已经连续4次参加市纪委组织的廉政教育活动,现在我每天都看市纪委官方微信‘廉洁开封’发到我手机上的内容,认识到作为家属我也要对另一半严要求,常拉袖子、常提醒,防微杜渐。”某市直单位“一把手”的家属说。
廉政提醒和警示教育让预防工作走在前面。同时,开封市纪委建立健全包括对党员领导干部约谈函询、规范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等10多项制度,在全市开展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专项治理,推动干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严字当头,抓早抓小,截至7月,全市纪检监察机关立案474件,同比上升30.9%;处分640人,同比上升38.3%。随着廉政教育,强化党纪、纪律审查工作的扎实推进,1月至7月,全市接受纪检监察业务内信访举报数量同比下降43.7%,特别是反映“一把手”问题的举报件明显下降,全市减少腐败存量、遏制腐败增量工作收到初步成效。
《培育清白家风 营造良好环境——开封市纪委“廉洁清风”吹进家庭》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kaifeng.yuduxx.com/shizheng/230780.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