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06-21 06:17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
项目建设事关全局,是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力支撑。今年以来,我市项目建设快速推进,提前1 个月完成半年目标任务。
面对这样的“ 成绩单”,还有问题必须面对。从通报情况看,数字背后,一些对项目建设持续推进缺乏信心的现象仍然存在。
这种现象的突出表现是,有些人遇到难题就退缩。诚然,项目在建设过程中,涉及用地、环评等方方面面审批程序,一旦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很可能导致项目无法顺利建设。前几年,由于对问题估计不足、缺乏经验,不少县区在推进项目建设过程中常因突发问题而手忙脚乱,项目“卡脖子”现象较为突出。近两年,虽然我市总结了一些经验和好的做法,但因审批程序更加严格,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又不断暴露新问题,推进起来仍很吃力。这种情况下,有些人便将推进项目建设看做出力不讨好的工作,产生畏难情绪。
还有的是循规蹈矩,出现问题讲客观原因多,找主观原因少。分析今年我市部分项目建设进度慢的原因可以发现,走老套路、按部就班现象较为普遍。对此,有些人表示,照章办事,该做的都做了,项目建设进度慢,没办法。正是因为存在这些现象,一些人一遇到困难就悲观,看不到有利因素,在推进项目建设工作中拖了后腿。
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必须克服这种畏难情绪。我市曾有一批项目因涉及问题较多,迟迟难以开工建设。为此,相关部门统一认识、协同配合,将前期工作做到位,并通过联审联批方式,从立项、土地出让到人防备案、文物地质勘探、能评环评和规划许可,点对点、面对面逐项落实对策,有效解决了制约项目建设的诸多问题,保障了项目顺利开工建设。推进方对此的认识是:假如项目的各项审批手续都已办好,所要筹集的资金都堆在银行准备好,所有施工设备和队伍都已调配到位,什么心都不用操,那要我们有何用?由此可见,推进项目建设,畏难情绪要不得,项目涉及问题多,绝不是建设进度慢的借口。
事实上,在加快推进项目建设方面,我市有过很好的创新,如将项目审批事项由串联审批变为并联审批、建立市级领导分包重大项目制度、开展“效能建设年”活动等。实践证明,这些举措有力支撑了我市项目加快建设。数据折射变化。2013 年,在全市列入“效能建设年”活动督导的335 个项目中,307 个项目按时间节点完成任务,推动全市373 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744.8 亿元,比上一年增长31.86%。由此可以看出,无论是投资规模、技术含量还是建设性质,每个项目都有自身特点,推进建设过程中没有固定模式可遵循,现有经验也不一定适用,而只有创新思路,逐一谋划,才能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
纵向找不足,横向看差距。日前,省重点办通报今年前5 个月省重点项目投资完成情况,我市仅以41.2%的投资进度在全省18 个省辖市中排名第13,而排在全省前两名的漯河市和三门峡市则分别为68.1% 和66.4% 。同时,在投资进度快于我市的12 个省辖市中,多数都与我市在产业上存在对位发展。如果我市干群不尽快转变思路,加快推动项目建设,就很难在产业对位发展的竞争中抢占更多资源,进而影响整个产业体系的快速构建和产业集聚效应的快速释放,最终削弱产业综合实力,拖慢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步伐。
项目建设,时不我待。综上所述,回顾我市今年以来的重点项目建设工作,成绩固然可喜,但问题更是不可回避。特别是信心缺乏已成为制约项目建设的最大障碍。因此,全市上下一定要清醒认识这一点,尤其是领导干部,更要坚定信心,让信心引领发展,增强主动服务意识,迈开腿,多到一线转一转;张开口,多到基层问一问;沉下心,多拿问题想一想,推动项目建设上台阶。
《克服畏难情绪 推进项目建设》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kaifeng.yuduxx.com/shizheng/32752.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