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2-15 09:36 我要投稿
金明池周边风光旖旎。
清明上河园如梦如幻。
刘青霞故居修葺一新。 记者 李俊生 摄
两宋花朝节美不胜收。
市民的生活幸福和谐。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本报视觉部提供)
核心提示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提高质量、讲求实效”,这是市政协2015年在办理提案工作时始终坚持的工作方针。市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以来,市政协始终把提案工作作为政协全局性工作来谋划和部署,充分发挥市政协委员、政协各参加单位和各专委会通过提案履行职能的积极性,深入推进提案办理协商,不断提升办理成效,提案工作呈现出新的活力、新的局面。
一年来,市政协共收到提案491件,经审查,立案489件,立案率99.5%。其中,委员提案463件,占94.7%;党派、团体和政协专委会提案26件,占5.3%。提案共送交63个承办单位办理,截至2015年12月底全部办复。其中,解决或采纳的186件,占38%;列入计划解决的259件,占53%;留作参考的44件,占9%。从收到委员反馈意见看,满意和基本满意的占总数的99%。
提案内容丰富、重点突出,问题导向鲜明、针对性强,体现了政协委员、政协各参加单位的高度责任感、使命感。通过认真办理,提案为开封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献计出力
助推创新发展
创新驱动是新常态下转型发展的关键。
当前的开封,正在抢抓“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原经济区与郑汴一体化发展、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等重大机遇,全面加快“四个开封”建设,努力向河南省新兴副中心城市的目标迈进。新常态下,必须坚持创新驱动,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情,让创新活力竞相迸发,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政协委员们围绕市委、市政府的重大战略部署,提出了《加快我市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关于推动我市电子商务发展的建议》《关于扶持中小微科技企业发展的建议》等一批有分量、有价值的提案,为政府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2015年,市委、市政府把创新、创业工作作为加快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积极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着力打造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创业的新引擎。我市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加快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每年设立不低于1000万元的专项资金,用于支持众创空间科技孵化器等创新、创业平台及各类创新、创业活动的开展。
构建面向人人的众创空间等创业服务平台,对激发亿万群众创造活力、培育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各类青年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带动扩大就业、打造经济发展新的“发动机”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开封市首家同时也是河南省较早开放的众创空间,开封众创空间引发了省内和周边省市创业者的广泛关注,在创客中具有很强影响力的2015CCF青年创业大赛,也特地把中部赛区的赛场设在这里。开封众创空间为创客提供创业基金、办公场地、会议室、咖啡厅等方面的综合服务和专业的创业指导,打造一个集资讯、培训、项目、资金、孵化于一体的创新创业服务平台。自去年6月正式投入使用以来,成功征集项目近200项,成立团队80余个,入驻中小初创企业 36家,吸引大学生创业人员 200 余名;与河南大学经济学院共同组建了研究院,与浙江大学技术转移中心、阿里巴巴、腾讯、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开封技师学院等多家单位建立合作关系;与多家金融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入孵企业搭建了全方位的资金扶持链条,先后为初创企业提供近1000万元的资金扶持。
2015年,我市出台多项政策措施助推电子商务发展。截至去年年底,我市已建成1个国家级电子商务工业基地和1个省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电子商务企业1000多家,电商商户3000多家。
建言献策
提升城市品位
黄土里埋着历史、水滴中含着传说、树叶上挂着故事、空气里淌着宋韵……厚重的历史文化是开封最厚实的家底,是开封的“金饭碗”“聚宝盆”。委员们围绕如何充分发挥我市特色优势,就深入挖掘开封文化元素,塑造新宋风城市风格等,不断提升我市旅游的品位和水平等方面积极通过提案建言献策。
《关于加强开封古民居、古宅院等古建筑保护力度的提案》作为热点提案提出后,承办单位市文物局、市住建局、市城乡规划局高度重视、密切配合,他们通过专家论证,深入研讨,提出了摸清家底、遴选保护、编制方案、重点维修的办理工作意见。2015年启动实施了刘青霞故居二期工程、张钫故宅维修保护和河南省都督府旧址抢救保护三项重点工作。
刘青霞故居建于清光绪六年(1880年),是目前河南省保存最完整的具有古典建筑风格的四合院之一,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更好地保护、展示、利用刘青霞故居,其周边环境综合整治早已纳入我市城市建设计划中。2009年,市委、市政府对刘青霞故居本体进行了保护、维修,使这座百年建筑得以保留。2011年,刘青霞故居正式免费对外开放。2014年,我市着手对刘青霞故居周边环境进行综合整治。2015年10月,故居门前的停车场已经修建完毕并投入使用。1号院、2号院目前正常对外开放,3号院正在抓紧施工,完工后将正式对外开放。
张钫故居位于开封曹门里朝阳胡同路北19号,是张钫在担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路军总指挥时驻军开封的住所,原是一座清式建筑的三进大院,青砖蓝瓦,白灰细缝,前廊后厦,有房50余间。张钫故居是2015年我市十大重点文化项目之一,其修缮工程自3月开始。经过工人们的精心维修,目前已经维修完毕,即将开放。
《加快城市旅游环境综合整治力度的提案》是委员们多年来一直关注的热点,市政府及相关部门把办理工作与创建国家文明城市和创建国家标准化旅游示范城市结合起来,为此,市政府出台了《开封市旅游环境综合整治方案》,并采取强有力措施加以推进。通过综合治理,我市城区交通环境、食宿环境、景区及周边环境等都有比较大的改善和提升,彰显了开封旅游的新活力、新形象。
集思广益
惠民生促和谐
民生问题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关注民生、改善民生、发展民生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大局。惠民生、促和谐始终是市委、市政府工作的努力方向。
政协委员们充分发挥提案在推动民生改善、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突出作用,促成更多的提案办理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小区物业管理涉及千家万户,关乎百姓安全、社会稳定。目前我市住宅小区管理主要存在两大方面问题:一是开发建设遗留问题,很多物业管理公司是房地产开发企业派生,存在许多隐形或潜在的纠纷。二是物业管理服务水平总体不高,既缺乏管理经验又缺乏服务意识,工作人员素质较低。
市住建局接到《关于加强我市住宅小区管理建设的提案》办理任务后,针对提案反映我市小区物业管理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和改进意见、建议,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及时出台了《开封市业主大会成立和业主委员会备案暂行办法》《开封市物业服务企业信用信息管理办法》,建章立制,建立开封物业管理规范。同时,推动物业招投标,实行市场准入;建立诚信管理制度,树立企业良好形象;加大奖惩力度,开展文明小区、文明物业竞赛。对没有物业管理的小区,实行政府帮扶、业主自治、试点带动,全面推进。此外,对全市168家物业企业进行资质动态年检,评选优秀管理小区,加强技术培训和日常监管,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对不符合物业资质标准、群众投诉多、存在问题拒不整改的物业企业,采取撤销资质的处理方式。通过真抓实干,逐步解决小区物业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推进我市物业管理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发展。
水是生命之源,农村饮水安全事关农民的基本生存和基本生活,做好水质管理,确保饮水安全,对于全面提高群众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是一项德政工程、民心工程。
《关于加强农村安全饮水水质管理的提案》对我市农村安全饮水方面的问题进行认真梳理,并就此提出了4条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市水利局对此十分重视,把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作为水利工作的首要任务来抓,通过加大投入、加强管理等措施,切实解决农村安全饮水问题。2015年,全市农村饮水安全项目解决了35.2万户农村居民和5.9万名在校师生的安全饮水问题。
汇集众智
建设美丽开封
让山川林木葱郁,让大地遍染绿色,让天空湛蓝清新,让河湖鱼翔浅底,让草原牧歌欢唱……这是建设美丽中国的美好蓝图,也是实现永续发展的根本要求。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就是幸福,想要美好环境,就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当雾霾已经成为我们的环境常态,当除霾往往借力东风时,政协委员们将更多关注的目光落在了环境的保护上,他们围绕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及饮用水环境、城市绿化美化等方面积极提出意见建议,努力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开封。
漫步古城开封,只见园林绿化精品迭出,街头绿地星罗棋布,景观绿地赏心悦目,排排绿树道旁挺立,片片草坪四处铺展,公园里、广场上绿树红花缤纷点缀,一座“城在林中、房在绿中、道在景中、人在园中”的园林城市正花枝招展地绽放在市民面前。在市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上,重点提案《全力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共同营造绿色宜居家园》与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高度契合。市委书记吉炳伟多次强调,开封目前最需要的不仅是国家园林城市这个金字招牌,更需要这个招牌背后的优化与提升,更需要通过创园切实营造优美环境、和谐生态、民生安居,从而更好、更快、更全面地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市长侯红深有感触地说,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各项指标,每一项都是人民群众高度关注的民生议题,因而每做好一项都是造福群众、持续受益的德政工程。
政府决策与群众利益高度契合,使创建工作得到全市上下的充分理解、真心关切和鼎力支持,从而出现了上级高度重视、各级真抓实干和群众踊跃参与的良好态势。全市上下群情振奋,各级各部门和人民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从而真正达到了全民热切参与、成果惠及全民的良性互动。随后,创园机构、机制、政策、方案迅速形成,各级部门迅速行动。创园指挥部采取得力措施,指导、督促各有关单位订好计划、抓好落实。各有关部门落实专人负责,层层分解、细化创建任务,上下联动,形成合力,确保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2015年,创建国家园林城市获得成功,市城管局作为该重点提案的主办单位,在市政协十一届十一次常委会议专题民主评议中,得到全体常委的高度评价,评议结果位列第一名。如今,开封城区的公园多了、绿地多了,树木繁茂、布局均衡、错落有致、功能完善,宽敞整洁的街道、独具匠心的绿化带、姹紫嫣红的花卉,把开封装扮得格外靓丽,受到了市民和游客的一致称赞。
近几年来,随着城市框架拉大和城市建设迅速发展,我市每年都产生大量建筑垃圾。目前建筑垃圾的处置多停留在回填和填埋的水平,产生大量粉尘。在市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上,委员们提出了《关于妥善处置建筑渣土、净化城市环境的提案》。提案交办后,我市狠抓源头,多部门联动协调,加大对建筑施工扬尘监管与治理。市住建局、市城管局作为主办单位,分别制定了《2015年度市区建筑施工扬尘污染专项治理实施方案》《开封市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通过加强领导,建立健全施工现场、拆迁工地、渣土运输等环节区域联防,部门联控的长效机制,严管重罚、防治并举,有效地提升了建筑垃圾治理工作水平,进一步净化了空气、美化了环境。目前,我市建立了一座现代化的建筑垃圾处置场,占地约170亩,全面完善后可解决我市未来5年~10年建筑垃圾堆放问题。
《两会前奏:着眼全局聚合力 科学履职促发展市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以来提案办理情况回眸》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kaifeng.yuduxx.com/shizheng/332450.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