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08-01 13:07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
记者董帅奇 实习生郭哲报道 “干部下基层干了啥,翻翻报纸就知道。”7月25日,杞县泥沟乡乡村医生张永全告诉记者,这些天,《开封日报》、《汴梁晚报》等媒体刊发的民情日记,成了他看报的必读内容。
“走千村、进万户,访民情、解民忧”活动开展近5个月来,全市市直机关党员干部将自己驻村工作见闻、感受、收获以民情日记的形式实时记录下来,有代表性的还被“晒”在报纸、网络上,接受群众评价和监督。这些民情日记,被机关干部亲切地称为沉到基层的“压舱石”;而在群众看来,则是干部作风转变的“晴雨表”。
民情日记记录下直面基层带来的震撼和冲击。市外侨办机关干部郭茂林在一篇日记上写道自己第一次进村带来的触动:“离开机关大院,望着田野上一片翠绿,对多日没有下过乡的我来说,心情很惬意,眼睛不停地向四处张望。可在走访村里几位困难群众后,看到一些群众连基本生活保障都没有解决,我心中顿时感到沉甸甸的。当时我就想,自己该做些什么,让这些困难群众生活得好一些。”
民情日记记录下基层群众的迫切愿望。市委办公室驻村工作队队员闫伸在日记中写下了尉氏县小寨村群众盼望早日解决浇地难题的迫切心情;市委老干部局驻村工作队队员黄亮在日记中写下了开封县太平岗村村民就医难的问题;市审计局驻村工作队队员路国岭在日记中写下了西柳林村养殖业缺乏技术和资金支持困境……截至目前,各支驻村工作队已收集群众反映的意见建议1561条,这也成为他们在驻村工作中有的放矢开展工作的依据。
民情日记记录下干部为民办事的实际行动。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有的村彻底解决了浇地难题,电闸一推,水到地头;有的村走上了平坦宽敞的水泥路,雨天不积水,旱天不扬尘;有的村建起了蔬菜大棚,让村民在家门口找到了致富门路……据初步统计,各单位已为村(社区)和帮扶困难户办理困难救助、修路改水、清运垃圾、送医送药、引进项目等各类实事好事1117件。
机关党员干部说,民情日记要“晒”在报纸上、网络上,成千上万的群众在阅读评判,这提醒大家下基层一定要“一沉到底”,来不得半点花架子!而张永全则认为:“民情日记‘晒’出来,说明机关干部真正接了地气。要不然,这些见人见事的日记,他们是写不出来的!”
《沉到基层的“压舱石” 作风转变的“晴雨表” 我市机关党员干部“晾晒”民情日记》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kaifeng.yuduxx.com/shizheng/47345.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