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河南新闻 > 开封新闻 > 时政新闻 >

“稳中求快” 铿锵前行——市委十一届二次全体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之2017年全市发展展望

[摘要]【核心提示】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也是全面落实省十次党代会、市十一次党代会各项部署的开局之年,抓好今年的发展工作至关重要。1月5日,市委十一届二次全体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的召开,为开封新一年发...

1

【核心提示】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也是全面落实省十次党代会、市十一次党代会各项部署的开局之年,抓好今年的发展工作至关重要。1月5日,市委十一届二次全体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的召开,为开封新一年发展确定了思路、绘好了蓝图。

2017年经济工作总体要求

坚持“1234”总体工作思路,坚持“稳中求快”总基调,突出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突出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突出以产业补短板为重点,突出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着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在决胜全面小康、加快建设“四个开封”的新征程中迈出坚实步伐,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2017年主要预期目标

生产总值增长8.5%以上、在实际工作中力争更好结果,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左右,进出口总值增长5%,实际到位省外资金增长5%,实际利用外资增长5%,城镇新增就业5.5万人以上,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1.5个百分点左右,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3%以下,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约束性指标完成省下任务,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结构性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

统筹处理好“十个关系”

一要处理好“稳”与“快”的关系。今年全市经济工作的总基调是“稳中求快”,要在“稳”的基础上实现较“快”的发展。

二要处理好增长速度与质量效益的关系。既要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更要有较好的发展质量和效益。

三要处理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既要把实体经济抓在手上,补齐实体经济短板,又要在金融、保险、现代服务业等虚拟经济方面,争取实现重大突破,做到两者齐头并进。

四要处理好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关系。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没有绝对边界,我们既要抓住传统产业、做强存量,又要抓好新兴产业、做大增量。

五要处理好扬长与补短的关系。要做好“扬长补短”的工作,而不是“扬长避短”。“扬长”,就是把优势产业做得更优;“补短”,就是要补齐开封产业发展短板。

六要处理好适度债务与加快融资的关系。把加快融资放在首要位置,同时兼顾债务防控,确保资金有保障,债务可控制。

七要处理好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的关系。要坚持夏粮小麦种植不动摇,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前提下,适度调整秋粮种植结构,在增加秋季经济作物面积上做一些文章。

八要处理好贫困村与非贫困村贫困户脱贫的关系。决不能出现贫困村轰轰烈烈,非贫困村冷冷清清、置身事外,确保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不落一户、不漏一人。

九要处理好抓文化与抓工业的关系。对于开封来说,文化和工业就如“鸟之两翼”“车之双轮”,缺一不可,一定要坚定不移地抓好文化与工业,真正实现“双轮”驱动。

十要处理好老城改造和新区发展的关系。统筹规划布局新老城区的基础设施、生态水系、文化旅游项目、教育卫生等,促进新老城区功能互补、有机融合。

坚持“五个不变”

坚持不折不扣落实中央、省决策部署不变。深刻把握新发展理念,坚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贯彻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十次党代会、市十一次党代会各项部署,在开封不折不扣的落实不能变。

坚持“稳中求快”的基调不变。“稳”是稳健稳妥,是大局、主基调;“快”是速度态势,是发展的现实需要。开封最大的客观现实还是总量小、实力弱,无论是增强实力建设“四个开封”,还是在激烈城市竞争中争取位置,还是发展公用事业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都要求我们保持较快发展速度,以“稳”为先,以“快”制胜。

坚持“双轮”驱动、“双+”互动、“双城”融合的战略举措不变。市十一次党代会确定了“十三五”时期我市将坚持“双轮”驱动、“双+”互动、“双城”融合的战略举措,“三双”的战略举措在2017年的经济工作中,必须紧抓不放,一以贯之。

坚持“四带三区”“两核六组团”的布局不变。“四带三区”产业布局、“两核六组团”空间布局为开封“十三五”发展提供了全面、清晰的路线图,也为我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拓展空间布局要素提供了重要支撑,决不能朝令夕改。

坚持抓培育、扩增量、上项目、强支撑、惠民生的着力点不变。这两年,我市通过补短板培育产业,通过发展实体经济扩增量,通过上项目扩大有效投资,通过创新、改革、开放、基础设施建设强支撑,通过实实在在为民办实事惠民生,不断赋予这些工作着力点以新内容、新内涵和新措施。实践证明,这些工作着力点是准确的,是相互联系、互为支撑的。

实现“五个转变”

在项目推进上实现从全面谋划向重点突破转变。2016年是“十三五”谋篇布局之年,“四带三区”产业布局、“4+3+3”产业体系、郑汴一体化深度发展等一系列战略布局相继展开。2017年,全市上下务必找准点、选准面,大胆创新、重点突破,狠抓项目落地,把目标落到实处,把蓝图变成现实。

在产业培育上实现从产业聚集向产业素质转变。我市传统产业层次偏低、产业链条偏短、创新水平不高,提升产业素质迫在眉睫,必须更加注重延链补链强链,拉长产业链条,加快新技术转化、新产品研发,提高产品层次和质量水平。

在城市建设上实现从建管分离向规划建设管理统筹联动提质转变。扎实推进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坚持当前长远并重、规划建设管理并重、古城新区并重、主体配套并重、外在内涵并重,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吸引力。

招商方式上实现从传统思维向开放思维转变。改变过去“大呼隆”的招商模式,进一步开放思维,在以商招商、以市场换产业、以“资本+产业”、以“园区+特色小镇”等模式上大胆探索,力求实效。

在工作状态上实现从区位优越感向竞争危机感转变。与兄弟城市相比,我市经济总量、发展质量还有差距。我们必须看到危机、感到紧迫,保持有激情、有自信、有定力的工作状态,倒逼提升发展水平,用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果证明自己。

聚焦“五大重点”

一、聚焦四大产业抓培育,力争在补短板上有突破

加快装备制造业及新兴产业发展。实施好百千亿级优势产业集群培育行动计划,确保7个产业集群主营业务收入超过2100亿元,增长10%以上。

抓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培育壮大金融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启动6个大型物流园区规划建设。加快发展服务外包业。

着力发展现代农业。推动种养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争新增无公害农产品15个、绿色食品稳定在20个。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力争全市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突破400亿元。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和休闲农业。

大力发展四种经济新业态。发展网络经济,实施“宽带开封”战略。发展枢纽经济,打通县与县的通道,打造铁路“两主两副”、公路四通八达的交通体系,形成一批适宜在交通枢纽周边发展的特色产业。发展创意经济,以“文化+”为引领,启动规划建设一批创意园区。发展生态经济,大力发展高效、低耗、环保的生态产业。

二、聚焦四大片区扩增量,拓展发展新空间

推进自贸区开封片区建设,紧扣定位、突出创新、建设平台、科学规划、高起点招商、重点培育,加快落地一批项目、培育一批市场主体。

推进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加快推动开港大道一期工程建设,确保11月底前建成通车,一期工程完工后同步启动二期工程建设,打通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轴线。分片区谋划产业规划,加快实施一批基础设施项目。

推进郑汴产学研结合示范带建设。启动东京大道西延工程,打造郑汴创新创业走廊。加大现有资源要素聚集,实施职教攻坚二期工程。向西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启动东京大道西延道路两侧招商引资工作。

推进沿黄生态带建设。2017年要启动郑汴沿黄大道一期工程(开封中牟交界—S213黄河大桥段)。启动总体规划编制,大力发展生态保护、农业观光、健康养老、休闲服务等产业。先行启动建设,启动沿黄湿地公园项目建设。

三、聚焦四大重点上项目,扩大有效投资

今年要实施重点项目“412”工程,实施400个左右重点项目,力争全年完成投资1200亿元左右。重点推进四大类重点项目: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围绕“八网”完善基础设施;重点产业项目,着力实施工业、文化、服务业、现代农业等四类产业项目;重大民生项目,继续实施教育等9类民生项目,确保年度完成投资45亿元;百城建设提质工程项目,市区重点推进“6+6”示范街整治,三县和祥符区重点解决基础设施水平低、县城管理粗放、环境面貌不佳等突出问题。同时要突出抓好开封市2017年十大重点工程。

四、聚焦四大关键领域强支撑,增强发展活力与动力

强化创新驱动。新培育科技小巨人企业100家。新建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3家以上,省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至10家。培育新型研发机构3家以上,新建院士工作站1至2家。持续增加创新投入。培育、引进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0人以上。

进一步深化改革。打好国企改革攻坚战。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全面放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市场,搭建市政公用设施建设投融资平台。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开展城乡居民健康签约服务,探索建立双向转诊制度,强力推进分级诊疗制度。扎实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

着力扩大开放。把2017年作为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年,制定专项大招商活动方案,力争新引进省外资金项目240个,实际到位省外资金510亿元。

有效防范风险。狠抓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严格隐患排查整改,启动安全生产综合服务和技术支撑基地建设。

五、聚焦热点难点问题惠民生,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

着力打好脱贫攻坚战,落实好“十不十有”标准,确保66个贫困村、3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着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力争大气优良天数达到230天,加强对惠济河、涡河、淤泥河等河流综合整治,对东干渠等城市黑臭水体治理。

着力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全面完成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整合。

着力解决就业难,完善落实就业创业各项扶持政策,深入推进全民技能振兴工程,确保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着力解决入学难,再新建中小学校7所、改扩建中小学校7所。

着力解决看病难,着力推进市中心医院新院区等9个项目建设。

着力解决出行难。加快充电桩和公交场站建设,确保600辆新能源公交车上线运营,再优化调整15条公交线路,新建公共停车场泊位4000个。

着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开工建设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建成规划馆、博物馆、美术馆,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稳中求快” 铿锵前行——市委十一届二次全体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之2017年全市发展展望》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kaifeng.yuduxx.com/shizheng/570756.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