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河南新闻 > 开封新闻 > 时政新闻 >

庆祝十九大胜利召开特刊:绿水青山新画卷

[摘要]秀美御河 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这样说。 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一个是自然风景,一个象征财富,二者本没有什么关联。但是,习近平总书记却巧用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来作...

秀美御河

秀美御河

“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这样说。

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一个是自然风景,一个象征财富,二者本没有什么关联。但是,习近平总书记却巧用“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来作比,形象揭示了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基于对此的深刻认识与把握,近年来,我市更加注重从生态文明的视角来考量当前和未来的发展,活水、造绿、治污,倾力打造生态美丽开封,走出一条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绿色发展之路。

活水:重塑水系生态系统

我市是一座因水而美、因水而兴的城市。河多、湖多是我市特点,而临湖而生、伴河而现的景点更是不胜枚举。但是,由于历史原因,我市河、湖不通是普遍现象。

如何将河、湖重新连通,将那些独自成景的景点“串”起来,重塑完整的水系生态系统,不仅可以保护环境,也能将水系生态系统优势转化为生态旅游等新的生态经济优势,那么“绿水青山”就会成为“金山银山”。这既是开封人的共识,也成了市委、市政府着重考虑的重要工作。

然而,当我市水系工程开建后,人们却犹豫了,因为水系工程建设涉及大面积搬迁。

陈慧玲,这位从小在御河边长大的市民,有着自己的顾虑:搬迁后,生活上不便咋办?自家超市生意又该如何经营下去?但不搬迁,意味着水系工程将因此待工。

一边是新御河的美景蓝图,一边是搬迁可能给生活带来的不便,到底该如何抉择?

像众多市民一样,思忖再三的陈慧玲最终选择了搬迁。搬迁后的陈慧玲笑言,之前的担心是多余的,“居住环境比以前更美,新开的超市店面比以前更大,生意也越来越好了”。

除了居民,在水系工程搬迁名单上,还“躺”着一些沿河而建的私营企业。这些企业基本都是在最短时间内主动搬迁的。正如其中一位私营企业主发自内心地说:“搬迁对我们来说肯定要蒙受很大损失,但往远看,能让开封更美,为生态文明让路,这是值得的。”

在居民、企业主动搬迁的背后,市委、市政府的努力付出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我市在拆迁补偿、过渡安置等方面采取的一系列惠民之举,让搬迁户们吃下了定心丸。

当然,推进水系工程建设,不能一迁了之。对于一些具有较高历史价值的历史遗存,市政府出台《古城保护与更新改造管理办法》,明确要予以保留。2017年4月,我市入围全国第二批“城市双修”试点城市,进一步加快了生态修复、城市修补的步伐。

一边让老城风貌更好,一边让百姓生活更好。市委、市政府在重塑水系生态系统方面的统筹考虑、妥善安置,为加快生态美丽开封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如今,我市的水系工程建设还在持续推进,更多的生态愿景正在变为现实。

古城蔚蓝的天空一抹如洗

古城蔚蓝的天空一抹如洗

造绿:构筑城乡“绿色走廊”

无水不美,无林不秀。傍水为城市增“绿”,是我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一环。然而,曾几何时,河道两岸是市民随意倾倒垃圾的场地,加之屡禁不止的违章建筑,我市城市内河沿岸一度被贴上“脏乱差”的标签。

近年,在我市积极宣传引导下,随着水系工程建设快速推进,为城市添“绿”成为我市从上至下的共同心愿,市民义务植树的热情越来越高。每到植树节,市政府都会提前制定专项方案,以便更高效、有序引导市民义务植树。“过去植树节,都是政府呼吁民众积极参与,如今则变成民众催着政府拿方案。”一位政府部门的基层工作者深有感触道。

当然,为城市添“绿”绝不只是栽几棵树那么简单,在市委、市政府看来,这是一项改善生态环境的系统工程。我市提出,采取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等措施,以生态廊道的建设带动绿化工作全面开展。

定目标、抓落实、严奖惩……以美化环境、防风固沙、优化农业种植结构等为目标的生态廊道绿化工程全面铺开。结合老城区特点,我市以生态廊道“穿针引线”,将数十块城市绿地连接起来,实现了“300米见绿,500米见园”;在新城区,宽约650米、绵延6公里的森林公园也已形成,一条亮丽的城市绿带绵延成荫。

生态廊道绿化工程既促进了城市建设与生态文明的和谐,又解决了农业耕种与林业发展的矛盾。在开封市杞县蔡丘村,过去,人们一直认为种树不如种田,大片大片的庄稼地难得瞧见几棵树。由于缺少林木遮挡,每年春季风沙肆虐不已,农民的丰收愿望一次次落空。无奈之下,蔡丘村村民同意了当地政府关于推进退耕还林和农田林网工程建设的建议。

“自从俺村的防护林网建起来后,风沙小了,粮食产量也上来了。现在一亩小麦能比过去多打1/10的粮食。”农民李和德高兴地说。

从“种树不如种田”到“要想种好田,还得先种树”,我市生态环境改善见证了农业增产的喜人变化,也促进了当地农民思想认识转变。如今,我市以路、河、沟、渠为骨架的农田防护林体系正在加快完善,平原绿化、防沙治沙等工作均步入全国先进行列。.

绿化成果来之不易,贵在巩固。于是,我市一方面进村入户宣传教育,一方面与农民签订管护协议、落实专业管护队伍等,常态化加强林木抚育管护。

随着生态廊道绿化工程不断向前推进,一条“绿色走廊”从城市绵延到农村,让我市生态轮廓愈加清晰,也让城市添“绿”更有底气、更有动力。

古城蔚蓝的天空一抹如洗

花团锦簇

花团锦簇

治污:倒逼企业转型升级

作为老工业基地,我市的化工、纺织等产业较为发达,一度衍生出众多的小化工厂、小纺织厂,曾为开封经济发展做出贡献。但是当生态文明成为这个时代的主旋律时,这些小化工厂、小纺织厂就显得格格不入。

王树銮现在是一家主营化工产品的贸易公司老板,数年前曾经营一家小化工厂。“那时,我们厂的效益很好,高峰时一年的产值近千万元。”据王树銮讲,类似他这样的小化工厂,当时在开封有近百家,有些已在行业内小有名气。

由于在排污治理上缺乏技术、缺少设施,这些小化工厂的外排废气、外排废水严重地污染了周边环境,导致当地的空气质量指标及一些河流水质指标长期不达标。受此影响,由这些小化工厂外排废水注入的河流,成为当地人唯恐避之不及的“臭水沟”。

企业发展的背后,是不堪重负的生态环境。

“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进一步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开封市委书记吉炳伟说。深思熟虑后,市委、市政府选择了“刮骨疗伤”。没有治污能力的企业坚决关停,尚有治污能力的企业限时改造,一场倒逼企业转型升级的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在我市这座老工业基地全面打响,数以千计的属于“小散乱污”的化工厂、纺织厂随之关停。

“一年几百万元收入没了,说不心疼,谁信?”王树銮皱紧眉头说出的这句话,道出大多数小化工厂、小纺织厂主的心声。但他们心里很清楚:淘汰落后产能、推动经济绿色发展,是大势所趋,谁都逃不过。与此同时,更多的企业加快了节能减排、转型升级步伐,城市环境得到持续改善,经济也由此步入提质增效的发展快车道。

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持续深入开展,使我市空气质量和水质环境逐年改善。去年,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227天,较2015年增加5天,同时PM10浓度均值、PM2.5浓度均值分别较2015年降低6微克/立方米、2微克/立方米;水质平均达标率为88.9%,高于全省平均水平7.2个百分点,21项考核因子平均浓度连续多年达到省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

活水、造绿、治污,折射出我市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发力。目前,我市沿黄生态带建设被纳入省“十三五”规划,农业观光、健康养老、休闲服务等新的项目、新的业态正在我市落地开花。可以自豪地说,经过不懈努力,我市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百姓的幸福感日益增强。

街头景观

街头景观

坚定不移走好 绿色发展之路

走绿色发展之路,绝不是为守“绿水青山”宁弃“金山银山”。实践证明,脱离环境保护搞经济发展是“竭泽而渔”,而离开经济发展抓环境保护则是“缘木求鱼”。“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绝不是相互对立的,而是统一于绿色发展,这也可以看作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论断的“升级版”。

开封兴化是我市化工产业的老牌龙头企业,近年来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不断加快技改提升步伐,在推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谐发展上树立了行业标杆。

然而,就是这样一家企业,多年前曾因外排废水不达标多次被勒令停产整顿,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生产运行。在痛定思痛加快工业废水深度治理的过程中,开封兴化注意到,单纯治污会大幅增加企业生产成本;更重要的是,依靠目前技术,单纯治污效果并不佳。在上千次的研发试验后,开封兴化果断决策:以技术引进加快生产工艺、设备改造升级,在循环经济发展上谋求突破。

废酸水回收利用,成为开封兴化循环经济发展的突破口。经废酸水回收利用项目设施处理,企业80%的废酸水得到回收利用,同时在环保处理环节,仅烧碱一项原料成本每月便节约数百万元,外排废水氨氮含量相应减少80%。

发展循环经济,不仅彻底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还节约了产品生产、环保治理等成本,给开封兴化带来了新的效益增长点。

开封兴化的实践再次证明了“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在绿色发展上的统一,如何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关键在人,关键在思路。

传统经济遵循是“资源-生产-消费-废弃物排放”单向的线性过程,其结果是资源和能源越来越少,垃圾日益增多,污染日益严重。而循环经济能够形成典型的“三低一高”模式,即低开采、低消耗、低排放和高利用。面向未来,我市提出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并明确了主攻方向。

推动产业集聚区循环化改造工程,进一步加快形成产业集聚区能源梯级利用、水资源循环利用、废物回收利用的发展格局;大力推动机电产品再制造和资源再生利用,并设立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工程试点,加快推进循环经济试点建设,完善资源循环利用的产业链;支持循环经济项目研究开发,支持循环经济技术信息平台建设,构建产业集聚区载体、产业本体、企业主体“三体合一”的工业循环经济发展体系;推进清洁生产,协调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从根本上预防和消除环境污染;推动农业领域的资源高效节约化、生产过程清洁化、资源利用循环化、废物处理资源化,进而形成农、林、牧、渔多业共生的循环型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推进合同能源管理,发展节能服务业;实施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绿色旅游行动,推行绿色消费,积极推进循环服务业体系建设……一系列举措,彰显了我市“变废为宝”的信心、促进“绿色崛起”的决心。

坚定不移走好绿色发展之路,让我市这座千年古都迸发出新的活力,绘就生态美丽开封的崭新画卷、谱写实力开封发展的崭新篇章。

(本版图片由全媒体记者李俊生摄)


《庆祝十九大胜利召开特刊:绿水青山新画卷》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kaifeng.yuduxx.com/shizheng/739327.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