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11-02 08:54 我要投稿
近日,我市荣获“2017中国新型智慧城市 优秀惠民城市(创新类)”称号的喜讯传来,犹如巨石投湖,引发全市干部群众热切关注。
在全国300多个地(县级)市新型智慧城市中,我市城市惠民服务排在第21位。作为中原古城,开封不沿海、不沿边,究竟是什么魅力让我们获此殊荣?
思绪翻飞到2010年。那年,市委、市政府把握信息化发展大势,开启了建设“数字开封”的发展大幕,迈出了具有战略意义的一步。
2015年,是智慧开封建设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我市获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推进“互联网+城市”“互联网+产业”“互联网+大数据”……新理念带动新发展,新机制促生新动力,智慧开封建设驶入“快车道”。
与智慧开封建设步伐紧紧相随的,是我市对城市智慧发展始终如一的重视和坚持不懈的投入:将智慧城市研究列入市政府十大重点研究课题,市主要领导多次调查、研究、部署,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积极建言、呼吁、支持,各相关单位主动学习、考察、谋划,营造出智慧城市建设的浓厚氛围。
战略一经确定,一项项具有“开封智慧”的设计奔涌而出。
完善组织机构——成立了高规格的市智慧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把智慧开封建设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市有关领导多次听取汇报、安排工作,市智慧办坚持统合、整合、融合,以平台思维、整合理念、“互联网+”举措,协调各方、督促进度,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建立政策体系——出台《开封市“十三五”智慧城市发展规划》《开封市“互联网+”三年行动计划》《开封市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保障智慧城市建设科学规范发展。
明确实施路径——按照夯实基础、持续推进、优化提升的分阶段工作思路,把握智慧城市的功能演进和需求转换,分年度制定行动计划,逐步推进26个智慧应用领域的重大项目,以项目建设带动形成城市智慧发展格局。
筑牢环境基础——实施“光网工程”“云网工程”,基本实现全市全光网覆盖,网络带宽不断提升,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获批;建设大数据中心,完善政务网络,为数据资源交换共享创造条件。
促进市场运作——市智慧城市发展有限公司积极开展项目运营,全面拓展与电信运营商、互联网公司、金融机构的合资合作。各部门运用企业投资建设、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不断探索市场化合作运营新模式。
加快项目建设——近年来,全市新建平台系统70多项,部门信息化水平得到大幅提升。智慧城管、智慧人社、智慧政务等走在全国、全省前列,大数据中心、应急指挥中心、“蓝天卫士”、大气扬尘监测平台、开封市民之家“互联网+政务服务”一窗受理平台、自贸区开封片区网上办事大厅、智慧不动产综合服务平台等项目亮点纷呈。
推动产学研联合——筹备成立智慧城市研究院,推进与高校、科研院所和知名IT企业合作,强化创新创业人才引进培养和智慧城市新技术研发。
实践证明,在具有开封特色的“333526智慧城市建设运营体系”中,“三个一”工作机制(成立一个智慧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一个智慧城市建设办公室、一个智慧城市发展有限公司)、“三中心”建设重点(打造智慧开封展示体验中心、大数据中心、城市综合管理运行指挥中心)、“三平台”融合目标(建设城市信息融合服务平台、大数据共享交易平台、智慧产业合作发展平台),已经构建起智慧开封建设的“四梁八柱”;而在“强基、善政、惠民、兴业、安全”5方面,政务、城管、人社、交通、医疗等26个智慧应用领域,各部门正在主动打破条块分割,逐步消融信息孤岛,日益丰富的数据共享与业务协同,让政务更畅通、生活更便利、创业更舒畅、城市更宜居。
辛勤汗水孕育丰硕果实。2015年发布的《河南省“互联网+”指数蓝皮书》显示,开封“互联网+”指数居全省第2位、全国第35位,并入选全国“互联网+”最具投资潜力城市前10名;2016年1月开封市荣获“2015中国智慧城市惠民发展优秀城市”称号。2017年,我市再次斩获“中国新型智慧城市 优秀惠民城市(创新类)”殊荣。
荣誉是激励,更彰显责任。我市将围绕新型智慧城市“六个一”要求,创新构建一个更加开放的体系架构,打造一张共性基础网络,建设一个通用功能平台,建立一个共享数据体系,形成一个高效的城市营运中心,完善一套统一的标准体系,以运营有序、数据开放、信息安全、服务惠民、产业发展、城市善治为主要目标,推动“三融”即技术融合、业务融合、数据融合,实现“五跨”即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管理和服务,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产业转型升级、新型城镇化建设深度融合、迭代演进,铸就“四个开封”发展新引擎。
创新引领发展,融合激发动力。惠民、惠企、惠政,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正在不断书写开封发展的美好新篇章。
《智慧开封建设书写惠民惠企惠政新篇章》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kaifeng.yuduxx.com/shizheng/772504.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