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3-09 09:58 我要投稿
上周气温蹿升,然而进入本周,一天紧似一天的大风让本已大幅上升的气温“跳水”。这过山车般的变化,一下子让我们陷入了迷茫:这天气究竟是怎么了?已经到来的大风、降温和预报中将在本周出现的雨雪是不是标志着“倒春寒”的出现?如果是,为什么会出现“倒春寒”?我们如何防范和应对“倒春寒”?带着这诸多问题,记者昨日走访了市气象局农气服务中心主任、高级工程师王二虎。他表示,目前就断言“倒春寒”出现为时尚早,但我们在初春时节对“倒春寒”必须有足够的警惕和防范。
王二虎说,初春时节,当气温回升比较快之后又出现一段时间的气温持续偏低,这种天气现象称作“倒春寒”。
“倒春寒”在我国是一种常见的天气现象。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春季是由冬季风转变为夏季风的过渡时期,其间会有来自西北地区的间歇性冷空气侵袭,南下的冷空气与南方北上的暖湿空气相持,常常形成大范围的大风、雨雪、降温天气,这就形成了“倒春寒”。一般来说,当旬平均气温比常年同期偏低2℃以上,就会出现较为严重的“倒春寒”。而冷空气南下越晚、降温范围越广,出现“倒春寒”的可能性就会越大。
“倒春寒”常常会影响到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在我国北方地区主要会危害到拔节期的小麦、播种期的棉花和花期较早的樱桃、杏、桃等果树,以及露地栽培的越冬蔬菜和早春蔬菜,严重时甚至会造成小麦的死苗等现象。
王二虎分析说,上周我市气温回升较快,周平均温度达到了11.6℃,最高气温在24℃左右,而本周在一股较强劲的南下冷空气影响下,大风骤至,气温明显下降且预报有雨雪,这似乎是“倒春寒”来临的征兆。但是,从预报情况看,本周平均气温为6℃~6.5℃,虽然低于常年同期的7.6℃,但偏低幅度不足2℃,且这只是周平均气温,并非旬平均气温,所以,“倒春寒”目前还未形成。然而,应有的防范是必须的,否则,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且气温进一步走低,到可以断言“倒春寒”到来时,我们再去采取应对措施就晚了。
王二虎进一步提醒说,农作物和果树在早春时节生长逐渐活跃,但其抗寒性能则越来越弱,因此,“倒春寒”出现得越晚,危害性越大,农业生产损失也就越大。所以,近期农业生产上要提高警惕,多关注天气变化,及时、准确掌握各类农业气象服务信息,加强农作物的田间管护,采取各种必要的保温防冻措施,这样才能在“倒春寒”出现时,减轻和避免“倒春寒”天气对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
《初春时节须防“倒春寒”》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kaifeng.yuduxx.com/minsheng/350243.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