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河南新闻 > 开封新闻 > 本地社会 >

“我每天都收获着感动”——“80后”义工李轲的成长之路

[摘要]王英杰倾尽千万家产所创办的开封敦复书院,已成为响当当的开封名片,也是中原知名的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道德大讲堂。敦复书院有一副发人深省的楹联:终生寻觅一件事;育才建立一舞台,横批是共研经典。这方辐射着耀眼正能量的大舞台上,收获了全国五好文明家...

王英杰倾尽千万家产所创办的开封敦复书院,已成为响当当的开封名片,也是中原知名的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道德大讲堂。敦复书院有一副发人深省的楹联:“终生寻觅一件事;育才建立一舞台”,横批是“共研经典”。这方辐射着耀眼正能量的大舞台上,收获了“全国五好文明家庭” “中国好人”“中国道德模范提名奖”“中国最美家乡人”等众多不凡的荣誉,也充溢着30多万学习受益者及千百个新生家庭的感动和感恩。

笔者这里描摹的,是这方大舞台上一位年轻义工的成长足迹和精神涅槃。

他叫李轲,一位普普通通的“80后”,从而立之年开始在敦复书院做义工,在与敦复书院共同成长中已进入第7个春秋。敦复书院副院长郭占生用4句话为他画像:植根内心的修养,不需提醒的自觉,约我以礼的自由,替人着想的善良。他是该书院院长王英杰不可缺少的“助理”,是有序处理书院多种事务的“不管部部长”,还是老师、学员、义工和群众皆交口称赞的年纪不大的“老黄牛”。

中学时代的李轲就是一个有些叛逆的少年。为了“改造”好他,母亲煞费苦心将他送进军营,不料他到江西某部后首先是学种地。这个在家娇生惯养的独生子,柔弱的肩膀挑不起粪桶,就将扁担放在脖梗上,下坡时粪桶晃动脚一滑,扁担扔了,走在他身后的班长被溅了一身粪水。他抱着电话想给妈妈倾诉满肚子的委屈,开场白却是哭。泪水滴在手表上,他准确记得他哭了1分51秒。

离开部队后,他进入开封市供水总公司工作。人长大了,行为收敛了,但内心感到迷茫,那种无形的反叛焦躁情绪时不时地困扰着他。

李轲与敦复书院结缘始于2010年的夏天。当时他因小手术在家休病假,母亲给了他一张敦复书院的听课卡。他没好气地对母亲说:“我不去。”在母亲再三劝说下,碍于情面,第二天早上,李轲随母亲到了敦复书院,母亲去帮厨做义工了,他抱着膀子,看着身边操着各地口音的人们,心想自己这是不是进了传销窝里了。这时一位60岁左右的老人,满脸笑容向大家打招呼,还向他笑了笑。当时他并不知道,这就是敦复书院院长王英杰。李轲不耐烦地准备骑车回家,一位义工向他鞠了一个90度的躬说:“老师,您是第四组的,请跟我到这里排队吧。”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有人称呼他老师,第一次见别人这么恭恭敬敬地给他鞠躬,李轲也不好意思溜号了。

排着队来到教室,李轲不情愿地读完了《弟子规》,开始上的第一节课,是李伟民老师讲的《百善孝为先》。心硬脾气硬的他,不知道怎么了,眼泪总想流出来。老师教会了他什么是孝、怎样去行孝,联想到父母、单位领导为他做的种种事情,任性的他第一次陷入了反思。中午随母亲排队吃饭,他按母亲的叮嘱,第一次把碗盘扒得干干净净。不经意间,他看到餐厅门口一位老师将一位学员的剩菜剩汤拿去喝了,他被此举动震惊了。那个喝别人菜汤的老师就是王英杰的大女儿王晓丽,她用实际行动教大家爱惜来之不易的粮食,已经淡忘的当兵种地的艰辛经历也浮现在他心头。一上午的课程,让李轲真正学会了人生似乎最平常的两件事——孝顺和吃饭。当完完整整听完第三期幸福人生课程后,他懵懵懂懂的灵魂苏醒了,从此加入了书院义工的团队。后来,经市文明办协调,市供水总公司支持、同意李轲借调开封道德讲堂总堂工作,李轲才得以全身心投入到公益事业之中。

2016年10月4日,王英杰与敦复书院的老师们5 点准时上路了。5天里,他们应邀到石家庄瑞林书院、泊头市敬老院、青县职业学校和亲老园、任丘公安局、高碑店锅炉厂等单位宣讲传统文化,穿越河南、山东行程2000多公里,开车的只有李轲一人。第一天天气恶劣,李轲紧张驱车9个小时。每到一地,他都会跳下车调试音响设备,同时录像兼拍摄照片。晚上,老师们休息了,李轲还在灯下整理照片和编辑制作录像,上传到敦复书院网站和微信平台进行发布。一天晚上,住地附近的一只老公鸡从半夜就开始叫,折腾得大伙都睡不好觉。第二天早上,有老师埋怨害人的老公鸡时,刚洗把脸的李轲问:“什么老公鸡,我咋没听到它叫?”这正应了李轲妈妈的话:“这个小轲啊,老公鸡拴到他床头,老公鸡使死了,也叫不醒他。”孙寒梅老师想起有次长期班学员作课件进行演练活动,李轲夜里加班整理活动花絮,8点,他准时出现在教室前,两只大眼熬得通红,原来他忙到凌晨6点才睡。孙寒梅又一次心疼地说:“李轲,你是太累了!”说着,她眼里的泪水差点儿夺眶而出。

精讲《论语》《大学》受到各界好评的刘红老师,总说她的“军功章”里有李轲的一半。

年已90岁的新乡学院老教授颜景松,国学知识渊博,为人儒雅刚正。为向他系统学习国学理论,王英杰专门买辆15座的面包车,每周六、周日,就带老师们来往新乡、开封之间,跟随颜老先生“走读”学习。司机是李轲,他还兼任录音、录像、拍照、刻盘。李轲还一次次带刘红去新乡请教,或接送颜教授来汴讲课。有人统计,为此李轲前后跑了200多趟,奔波了万里路程。有次大雾天,对面看不清人,他们6点从开封出发,在新乡听完课程,在车上啃着凉馒头就咸菜,兴奋地讨论学习收获。只有李轲,小心翼翼瞪大眼睛开车。晚上6点回到开封市,他才甩了甩额头的汗珠,长出了一口气。他给刘老师提供讲课的全部资料,帮助其制作课件,还主动问:“刘老师,您讲课还需要什么?几点钟对接一下?”刘老师感动地连声道谢,李轲说他记住了颜教授的一句话:“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不求轰轰烈烈,只有细致入微,把平凡的工作干出极致,这是大家对李轲的评价。2013年8月,河南省精神文明办公室的领导率领18个市的500多人,到敦复书院进行道德讲堂的现场观摩。匆匆吃过午饭,李轲照例提前细心地检查会场的各个环节,发现空调打不开了,原来是突然停电。他当时惊出一身冷汗,急忙打电话请供电部门派车抢修。当领导将步入会场,他准备按下第一张照片的快门时,全场灯光、空调打开了。就这样,李轲协助王英杰,多次参与组织了中央电视台及省卫视等媒体采访节目、省“道德模范在身边”基层巡演、市“唱响价值观、共建文明城”等大型活动,皆无纰漏。王英杰诚挚地说:“我安排的,他都做到了;有时我没想到的,他想到也做到了。李轲是上天送给敦复书院的天使!”

李轲负责敦复书院的外联、媒体、宣传、摄影、技术支持等多项工作,他拍摄敦复书院成长及各项活动照片10万多张,策划、布展的栏目板报壁报无法统计,有的宣传展板还获得市“五星级党支部”等荣誉称号,他参与策划制作的大型宣传画册《敦复书院的真实故事》及出版的书籍《大德敦化》,获得社会高度评价。他不仅细活细作,脏活粗活也能干出名堂。敦复书院从小教室搬迁到荒废厂房改建时,他和大家一块铲草平地、搞卫生、漆楼梯。当时该书院使用的是旱厕所,他发现该书院党支部书记王晓丽夫妇夜里悄悄掏运粪便,积极参与。在部队挑过大粪的他倒没嫌脏,但他看到晓丽没有长夹子就用戴着塑料手套的手,一点点将粪便中的手纸挑出来时,开始认为多此一举,可晓丽的一句话让他震撼了:手纸沉淀多了会堵住污水道的。他再无怨言地掏粪便拣手纸。后来,他找人帮助挖了个化粪池,解决了这一难题。现在他和妻子师园园还承包了水冲厕所,每天早上一上班先清洗厕所,还教学员们如何又快又好清洗并节省去污酸水。他干活从不坐慢车,有次开封日报报业集团组织“橙丝带活动”,要求他们加工制作两万条橙色丝带。上午接到任务后,李轲就带领义工和学员,从中午开始风风火火地赶活,不到下午下班就圆满完成,报社的同志惊奇称赞他们真是“敦复速度”。

人们都在夸赞李轲,唯有他的妻子师园园曝光了他在家的糗事:

同在书院做全职义工的师园园,因一次外地宾客来参观需要她讲解介绍,无法下班接幼儿园的女儿佳静,便打电话让李轲去接。李轲却不知道女儿是哪个班的及教室在哪儿;师园园嘱咐别忘了拿回女儿的外套,李轲还不知道女儿这天穿的什么外套,便灵机一动,让女儿取回自己的外套。幼儿园老师惊奇地说:今天第一次见到佳静的爸爸。

早上他很少给女儿穿衣服,穿一次衣服还是将秋裤穿在外边罩裤穿在里边,与工作时的用心形成鲜明对比,心不在焉达到极点。

两个月没去看望岳父母了,岳母家要装暖气,这是李轲的拿手本行,可他忙得抽不出空,师园园只好雇工人安装。

女儿学钢琴,话筒的连线断了,师园园找家里的电烙铁想点焊一下,可电烙铁被李轲拿到书院用了,师园园只好将话筒交李轲修理,不想电烙铁没拿回来,话筒也不知他放哪儿了。

前些时候师园园想趁中午用李轲的电脑给女儿下载两首歌,李轲说是公家电脑不能私用,里面存有书院各种资料,中病毒弄乱了怎么办?李轲还急着用电脑整理文件,怕事多自己给忘了。师园园生气了:“你对同事从不发脾气,当你媳妇的就老挨吵。从今天起,我与你是同事关系!”师园园还哭笑不得地说:“我没过过一天情人节,天天过劳动节,谁叫咱是劳模呢!”

师园园不只是家里的劳模。她18岁起做导游,曾经是开封市十佳导游第一名和“2010年开封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她参加了敦复书院的学习,深受触动,毅然舍去这些名利荣耀,辞职成为书院的全职义工,有人嘲笑她“脑子进水”精神不正常,可公婆和丈夫大力支持。师园园在书院勤勤恳恳工作,在对外接待宣传讲解方面更是发挥特长,在家包揽了照顾双方父母和抚育小女儿的重担。她深爱并理解支持李轲,她在书院第一年的“工资”分文未动,又添点钱让李轲买了照相机(现在李轲已用到第三台相机),供书院活动拍照使用。有时李轲向她道歉说:“人不都有盲区吗?我顾这头顾不了那头,对不起了,媳妇!”她又心软了。她明白,李轲舍小家,是心里装着书院这个大家;李轲从没假日,而且随叫随到,有时有急事半夜也起身往书院跑,还总说自己没事,他是把自己的、家里的事放一边,而把书院的大事小事全当作第一要事。

不少人奇怪李轲为敦复书院如此付出如此劳累却从无怨言怨气,这是他这个年纪的人所难以做到的。李轲总是憨厚一笑说:“我感谢供水总公司和社会的支持,感谢我的小家和书院这个大家,我每天都收获着感动。比如,前几天,为装修礼堂联系建材,我送给建材店老板一本书院的画册。半夜接到这位老板的电话,他说他正在读敦复书院的故事,激动得难以入眠,书院装修的活儿他接了,只收工钱不收料钱。敦复书院给社会做了大贡献,他也得做点小贡献!我去买音响设备,与老板讨价还价半天。后来,他听说是敦复书院用,马上慷慨地说按进价,他不赚一分钱!”

李轲还意味深长地说:“其实,我是真正的受益者。我在原单位工作舒适,兼职捞外快,也曾注册过公司,那时整天想着怎样赚钱,小两口还为钱挣多了少了吵架,老觉得钱不够花。现在天天忙,钱少了,反而觉得自己什么也不缺,一家人其乐融融,我很满足。何况,跟着王英杰干,心里暖洋洋,亮堂堂,充满正能量!”

当有的年轻人受极端思潮蛊惑充当制造恐怖屠杀的“独狼”时,当有的现代青年沉溺于灯红酒绿一心向“钱” 看时,开封敦复书院的这位年轻义工,在自觉回归中华民族的根文化,不断提升着自己的精神境界。李轲将自己的网名取作“上善若水”。他推崇老子《道德经》的“水利万物而不争”,水之德、水之志、水之容、水之洁,浸润着他的心灵并化为他无声的行动,他说将更努力地与更多老师义工一起,托起敦复书院这个舞台,共同实现中国梦!


《“我每天都收获着感动”——“80后”义工李轲的成长之路》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kaifeng.yuduxx.com/shehui/726089.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民警快速出击 抓获惯偷女子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